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專訪丨張志武:規模與效益并重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3-28 10:28

規模與效益并重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訪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武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白宇

  近年來,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實現蓬勃發展,為推動能源轉型注入了強勁動能。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在聚焦核電發展的同時,也在新能源領域頻頻落子,實現了多方面突破。2023年,中廣核國內新能源新增投運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全年實現上網電量超過730億千瓦時,同比提升22%。如何進一步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如何落實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部署要求?就上述問題,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了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武。

  中能傳媒: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內容聚焦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您認為應如何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發力?

  張志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應堅持規模與效益并重的原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同時,需要堅持高水平對外合作,建立產業鏈利益共同體,實現強強合作、共享共贏。

  2024年,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將中廣核新能源打造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與領頭羊。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新能源+”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大項目開工建設,持續完善區域發展策略,并加快實現裝機規模的倍增發展。

  中能傳媒: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024年中廣核新能源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如何布局?

  張志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在此背景下,2024年,中廣核新能源將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與產業發展,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我們將深刻把握新能源跨界融合和智慧融通發展趨勢,積極推進“光熱+”“海上+”“綠電+”發展戰略,重點開展光熱、深遠海風電、海上光伏、氫氨醇等領域科技攻堅,全面建成智慧運維體系,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確保戰略主動。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人才建設保障力度,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工作機制,打造一批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此外,還將持續深化產業鏈合作,強化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互動,全力構建聚力共贏的內外合作格局。

  中能傳媒: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連續突破13億、14億大關,占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您如何看待這一成績的取得?中廣核新能源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貢獻了哪些力量?

  張志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2023年我國新能源產業成績斐然,裝機占比首次超過火電,這讓我們新能源行業的從業者倍受鼓舞,信心滿懷。

  我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風光產業化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認為目前新能源產業方興未艾,在“雙碳”目標的有力推動下,我國以風光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也將全面邁入加速發展階段。

  具體到中廣核,早在2007年,我們建成了第一個風電項目——中廣核吉林大崗子風電場。經過17年發展,中廣核新能源已經踏上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3年,中廣核新能源的新增裝機容量、新增核準備案項目容量均創歷史新高,累計裝機規模突破4500萬千瓦,已成為我國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

  一路走來,我們緊跟時代變化和能源革命,始終走在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前沿,參與建設了國內首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建成了首個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電站,打造了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過去一年,我們建成投產了中廣核內蒙古興安盟3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廣核惠州港口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了大規模近海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中廣核煙臺招遠40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并正在加快推進甘肅玉門、青海德令哈二期等一批“光熱+”特色基地項目。

  中能傳媒: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還存在哪些瓶頸?您建議可以采取哪些舉措加以應對?

  張志武: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不斷提速。2023年,全國新增風光發電裝機約2.9億千瓦,超過此前兩年新增裝機的總和,新能源電力消納形勢嚴峻,電網消納空間“捉襟見肘”。目前,解決新能源消納仍以電網側調節為主,但隨著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后續以電網側調節和市場化手段并舉,持續探索新發展模式,應是解決消納問題,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因此,一是建議加快特高壓輸電通道規劃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周期遠超傳統風電光伏項目,考慮到“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國家僅“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規模就超過3億千瓦,與之匹配的特高壓通道建設需加快規劃建設。

  二是建議推進新型儲能等調峰電源建設。政策層面可通過鼓勵共享儲能建設,鼓勵獨立儲能項目參與電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舉措,加快調峰電源布局,擴大新能源并網消納規模。

  三是建議推動新能源復合項目建設。“十四五”以來,“新能源+綠色氫氨醇”“光伏+治沙”等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已成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通過建設新能源復合項目,探索新技術、鼓勵新模式,實現新增風電光伏就近、就地消納。

  四是建議完善新能源政策機制建設。現階段,新能源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之一。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后續新能源增量發展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農村能源發展、能源轉型及碳中和關鍵技術、新能源跨省跨區電能量交易機制等,從而保障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楊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