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6-12 10:33
以研究型審計助推央企新型智庫建設
陳冬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智庫建設,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確立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發展路徑。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央企業新型智庫體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4“兩會”提出“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加強重大問題戰略研究和成果應用,上下聯動、研用互動,提升決策服務能力”。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創新研究型審計內涵及實踐落地,以審計工作管理創新助力深化管理轉型,全面提升智庫能力,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爭當中央企業新型智庫建設“排頭兵”。
國網能源院探索開展研究型審計促進智庫質量管理機制建設,以促進能源院研究質量提升為導向,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掛帥,抽調院內各專業工作骨干,成立審計專班,專人、專地、專力開展專報質量審計、科研質量審計以及數據中心與實驗室建設情況審計三項專項審計,綜合運用座談交流、調研訪談、樣本分析、召開專家咨詢會議等方法推進審計工作,務求真發現問題、發現真問題。
謀篇布局,夯實研審基礎
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圍繞中央企業智庫建設這一發展目標,聚焦“智庫質量”這一生命線,結合國家電網公司審計工作要求,合理確定審計目標和工作方法。
認真研究,定位智庫審計目標。組織審計專班深入研讀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智庫建設政策方針,學習中央企業智庫建設的指導精神,結合國有企業踐行“三大責任”及行業特點,分析中央企業智庫研究活動規律。
精密籌劃,做實工作計劃。深入分析智庫質量管理提升的重點環節、難點問題,組織智庫專家學者開展討論,統籌制定智庫質量審計工作方案,結合內外部專家的意見建議,通過研究型審計推動智庫質量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引導研究人員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研究質效、確保研究業務全面合規。
研審結合,定位重點難點
從智庫產出成果的內容及特征的分析出發,以高質量智庫成果的要求為目標,通過調研訪談、文獻梳理及專家研討等方式,邊研究邊審計,找準審計工作的切入點。成果質量是智庫研究水平的直接體現,中央企業新型智庫的建成,必然伴隨著一定數量的高水平高質量研究成果。
分類分析,明確高質量智庫成果的特征。智庫成果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等類別,不同類別的匯報對象、報出渠道、編制重點、寫作方式等都有區別,最主要的特點是開口小、論述深、對策實,講究以小見大,聚焦主要矛盾、突出核心觀點;對重大問題做出鮮明的判斷;論述平實、簡練、準確、深刻、生動;對策建議具有可操作性。
綜合歸納,提出智庫質量審計的重點。不同層面對于智庫成果要求有所差異,服務于黨中央及國家部委的智庫成果,通常考慮戰略性、全局性、宏觀性的問題;服務于省部級及地市級等的智庫成果,通常聚焦一個重點問題,建議講究實用實效。審計工作組明確提出了智庫質量審計的重點要集中在成果報告的業務規程是否合理、規章執行是否到位、培訓及激勵機制是否健全等方面,包括“人事相適應”“事制相適應”“研究站位定位”“避免重復研究”等。
成果運用,形成管理閉環
以系統的思維對審計結果進行歸納整合。對照制度制定、制度執行與現實工作需求之間的差異,從規章條款制定的科學性、實際業務工作可行性必要性、建設高端智庫的效率效果等角度上出發,及時提出系統性的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以及完善管理的建設性意見,做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融會貫通,環環相扣,推動審研深度融合。
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后,組織全院人員深入學習、深刻剖析、全面整改,并對審計日后研究項目開展持續性“回頭看”,對照審計發現的問題持續查擺,定期通報檢查情況,充分發揮審計“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的作用。本次創新審計工作在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同時,助力智庫成果質量全面提升,更好發揮高端智庫建言資政和決策參謀的作用,服務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能源電力行業轉型升級。
通過對智庫質量實施研究型審計,發現了智庫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隱患和風險點,形成了指導高端智庫建設的成果質量管理和評價的較為成熟方法,為促進智庫質量進一步提升、更好地發揮智庫機構建言資政和決策參謀作用提供了有效支撐。在智庫質量審計創新實踐中,審計組圍繞“成果質量提升”這一高端智庫建設的必要條件,以智庫核心成果質量為核心,以質量審計為抓手,充分發揮“一審二幫三促進”作用,針對決策層關注的提升成果質量提出明確的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解決建議,擴大了審計影響力,有效支撐了中央企業高端智庫建設。(作者單位: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