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6-11 13:56
科學合理設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是當前重大戰略任務,電力體制機制建設是其重要內容,與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共同驅動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源網荷儲多向協同、靈活互動、一體化運營是新型電力系統的堅強支撐,分布式電源、儲能是重要的技術組成。
當前,我國電力市場范圍、規模逐步擴大,競爭成效不斷顯現。基于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進一步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健全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促進分布式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立科學、多元市場化交易機制
推動分布式電源就近消納
隨著分布式電源規模化快速開發,亟須推動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盡快建立適應分布式電源發展的市場化機制,通過價格信號引領分布式電源合理投資布局和就近消納。
創新交易模式,完善分布式電源交易市場化長效機制。建立分布式電源中長期分時段交易機制,引入帶曲線交易,縮短交易周期,引導主體通過精準功率預測以及電價預測,提高市場化收益水平。支持分布式電源與電力用戶在交易中心披露的年度長協交易均價基礎上,自主協商交易電量和價格,開展雙邊協商交易,適時推動集中競價和掛牌交易。鼓勵分布式電源與可調節負荷、儲能等靈活調節資源以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形式參與電能量交易和需求側響應,擴大消納方式,明確內部責任和成本分攤機制。完善分布式電源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公平合理參與輔助服務收益共享和費用分攤。
堅持權責對等,健全適應分布式電源交易市場化價格機制。有序推動分布式電源通過市場競爭形成上網電價,厘清政策性交叉補貼,在場外實施產業支持政策。加快明確分布式電源市場化交易“過網費”標準,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原則,探索基于分電壓等級、輸電容量備用、電力消納范圍等多維度、差異化的過網費制定標準,合理收取電力計量、電力電量平衡以及交易平臺運維服務等成本。推進分布式電源和用戶間價格機制進一步靈活,實現利益共享,合理分擔交易引發的配電網改造和系統備用等成本。
發揮綠色價值,完善分布式電源參與綠證綠電交易機制。當前,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已納入綠證核發范圍,部分省份納入綠電交易范圍。一方面,堅持綠證環境價值的唯一性,優化完善綠證機制+配額制,探索建立分布式電源PPA價格機制,通過政策性手段促進分布式電源與售電公司、大用戶簽訂PPA合約,鎖定收益;另一方面,推動綠電、綠證市場與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能耗雙控等銜接,推進與CCER自愿碳減排市場協調,推動綠證核發與國際接軌,激發用戶多途徑消費分布式電源等綠色電力意愿。
構建靈活、高效市場化價格體系
實現儲能多元化價值
新型儲能具有布局靈活、快速響應等特點,是新型電力系統重要技術支撐。總體上,以提升電力系統調節靈活性為導向,以促進新型儲能技術革新為目標,充分發揮電力市場作用,大力推進電源側儲能建設、合理布局電網側儲能、推進用戶側儲能多元發展。
遵循儲能系統定位,加強市場機制頂層設計。按照市場化改革方向,正確衡量儲能容量價值和輔助服務價值,定位為競爭性業務,獨立參與市場競價獲益;定位為電力系統公共品,提供調頻、調壓、備用等輔助服務,由電力系統運行者組織競價購買,獨立使用,按照“誰受益、誰承擔”原則,費用向系統用戶(負荷)分擔。
基于儲能技術特點,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體系。一是持續加強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完善電能量市場、容量市場、輔助服務、綠電市場等有序協調的市場體系,推動調頻市場采用“容量報價”和“里程報價”,有利于以提供快速調節為主和以提供備用容量為主的儲能等調節資源發揮各自價值。二是根據負荷價值優化市場價格限值,形成合理分時價格信號,拉大峰谷價差,引導儲能等通過優化運行方式,支撐“電源+儲能”“負荷+儲能”獲取收益,建立長效的商業模式。
借助電力市場仿真,助力儲能市場化靈活運行。融合運用基于網絡拓撲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電力市場仿真技術,對電源側風光儲、電網側獨立儲能兩類儲能市場化收益進行仿真模擬,分析總結規律。
針對電源側風光儲參與現貨市場,儲能可以實時有效根據電力市場價格波動調節風光場站的發電能力,使其達到“削峰填谷”平抑波動的效果,通過運籌優化方法制定源側風光儲申報策略模型,實現合理收益。
隨著“層次分明、功能完備、機制健全、治理完善”電力市場體系的逐步建立,通過發揮市場資源優化配置決定性作用,能夠引領分布式電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多元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行穩致遠。(作者單位: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雙碳技術研發中心)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