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6-06 14:57
著力推動數據中心建設“更綠”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楊永明
數據中心是支撐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算力的重要載體。2023年以來,大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讓算力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而大公司動輒購買數十萬塊GPU的新聞也讓數據中心及其能耗等話題頻頻見諸報端。
數據中心提供海量數據服務的同時,其服務器、存儲設備、交換機、芯片等核心設備,以及不間斷電源、照明、冷卻等輔助設備也在消耗大量電能。數據中心的巨大能耗已不容忽視,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勢在必行。
為引導我國數據中心綠色、集約、高效發展,2021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根據能源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發展、氣候環境等,布局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加強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將年綜合能耗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數據中心納入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開展能源計量審查。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統籌推動算力與綠色電力的一體化融合,持續開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創新算力電力協同機制,支持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利用“源網荷儲”等新型電力系統模式,面向國家樞紐節點內部及國家樞紐節點之間開展算力電力協同試點。各地也積極出臺數據中心節能減排鼓勵政策,促進數據中心綠色發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數據中心積極推進能效提升。目前,行業內先進的綠色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值降至1.1左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而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3以下。通過市場化綠色電力交易、因地制宜建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電站等方式,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平均利用率由2018年的15%提升至30%以上。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累計培育196家綠色數據中心。
然而,大模型產業井噴式發展還是不可避免帶來能耗激增、碳排放量攀升等問題。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個大模型公開發布,在加劇智能算力緊張局面的同時,對能耗約束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需求,在政策的指導與規范下,如何實現算力的綠色低碳化,成為關系數據中心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
在科學布局方面,充分利用國內西部地區風光水等清潔及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鼓勵數據中心在已批復國家樞紐節點內集約建設,推進“東數西算”工程高效落地,有效降低數據中心建設及運營成本。
在用能結構方面,引導數據中心通過自建各類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參與綠色電力交易、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利用水平。在儲能及梯次利用等領域開展探索,提升數據中心集群電力供給便利度,充分利用數據中心閑時電力資源,降低用電損耗及算力成本。
在用能效率方面,大力推進數據中心集中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對電能利用效率評價基準,鼓勵數據中心將液冷相變冷卻、市電冗余、分布式冗余、備份式冗余、多樣化可再生能源等前沿技術投入應用,推動數據中心實現節能降耗。不僅將數據中心信息設備的能效管理納入評價要求,還鼓勵利用智能化管控手段實現算力設施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聯動節能。
在算力服務方面,注重提高軟件平臺對計算資源的利用率,提升應用與算法效率,將固有計算資源通過動態、彈性的方式進行調配,減少算力應用側能源消耗,實現算力在服務環節的綠色低碳。同時,鼓勵運營商、互聯網企業通過自身綠色經營和帶動供應鏈節能減排,助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數據中心綠色關鍵技術創新。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