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1-25 10:25
——來自“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成立現場的觀察
中國電力報記者 余璇
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及固態電池領域主要技術來源國之一。如何研發高性能全固態電池材料,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推進科研成果商業轉化,成為關鍵一環。
為更好地實現產學研用貫通融合,努力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發展,1月21日,“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在京舉行揭牌儀式。
協同創新 加大研發投入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十多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儲能電池在技術和產業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換言之,沒有電池方面的領先地位就不可能有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地位。他指出,“固態電池的突破帶有很強的顛覆性,能否順利闖過固態電池技術和量產的關口,這是確保我國實現汽車強國、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一戰??陀^認識全固態電池的特征,有針對性地加大研發投入,非常必要?!?/span>
固態電池具有跨多學科的特征,需要跨領域、跨學科、跨產業鏈的協同攻關合作才能產生實質性效果。
目前,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到全面市場化拓展的新階段。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預計,到2025年或2026年,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中的占比將超過一半。他表示,“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要將行業各方組織到一起,分工協作,利用好新能源汽車大市場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爭取早日實現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
“以全固態電池為代表的新一代動力電池,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亟須產學研各方、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以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等形式研究突破。”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提出,一要一體化布局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要補齊支撐技術和共性平臺發展短板,持續提升基礎支撐能力;三要持續優化應用環境,構建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加速全固態電池產業化應用。
聚焦核心 強化交流融合
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新挑戰,希望大家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強化產學研交流融合,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不斷促進新型儲能技術進步,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span>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理事長鄭宏宇表示,“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成立正當其時,是我國鋰電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落實國家戰略意圖、布局長遠、加快推動全固態電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進程、持續保持我國在該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現場宣讀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關于支持建立“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復函》?!爸袊虘B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將有效整合行業內各方資源,積極搭建學術交流、技術攻關合作平臺,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從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積極探索全固態電池的科研與產業化的創新發展,為建設科技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泉回顧了全固態電池科研發展歷程。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講述了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的輝煌成就與面臨挑戰,指出我國需要跨越創新周期,迎接國際新一輪電池技術競爭。
揭牌儀式后,“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閉門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管理辦法》和《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組織架構》。
“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成員聚焦全固態電池產業政策、技術和發展,重點就如何搭建學術交流、技術協同攻關的合作平臺,組織研究全固態電池發展戰略、技術路線及產業政策,推動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