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5-08 18:35
“1+N”規則體系再添關鍵支撐
康仕卿 陸鵬
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離不開輔助服務的支撐。近日發布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明確了通過市場的方式進行調節資源的優化配置。《規則》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1+N”基礎制度規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地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提供了綱領性指導。
《規則》出臺的重要意義
有效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邁向新發展階段。市場化改革有利于優化能源資源配置,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在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借助市場價格信號引導,能夠有效激勵發電、售電、電力用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在內的可調節資源積極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可極大地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特征下的發展。
積極落實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要求,充分發揮其綱領性引領與指導性作用。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進程中,《規則》發揮著綱領性與指導性作用。它總結了各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的經驗教訓,規范了輔助服務市場規則的基本框架、原則及內容,推動省級與區域市場深度融合,助力構建全國統一的輔助服務市場。
緊密貼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發展趨勢,構建與之相匹配的市場體系。面對“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的深刻轉變,《規則》搭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體系,滿足了新能源大規模增長的需求,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納。
《規則》的亮點
奠定市場體系構建的法制與政策基礎。《規則》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精神,遵循“誰提供、誰獲利,誰受益、誰承擔”的基本原則,對電力輔助服務的概念及范疇進行了精準界定,為各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
拓寬市場主體范圍,明確準入與退出。《規則》在明確傳統市場成員權利義務的同時,積極拓寬市場參與主體范圍,將儲能企業、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車網互動等新型市場經營主體納入其中,充分挖掘市場調節潛力。同時,該規則對經營主體的準入流程進行了統一規范,從注冊登記、信息變更、市場退出等方面制定了詳細標準,確保市場經營主體的準入與退出過程公開、透明、高效,進一步完善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準入與退出機制。
細化市場設立指導,確保規則統一與完備。《規則》為地方制定實施細則提供了全面、細致的指導框架,從輔助服務技術規范、市場需求分析報告、實施細則編制、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新品種設立流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鼓勵各地在遵循基本規則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深化、細化規則內容,確保各地電力市場規則的統一性與完備性。
完善補償分攤機制,促進市場公平與效率。《規則》明確了電力輔助服務價格由市場形成的基本原則,對調峰、調頻、備用和爬坡各項輔助服務費用的產生機制進行說明。同時,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建立了公平合理的費用傳導與分攤機制。在現貨市場連續運行的地區,費用由用戶及非市場化電量進行分攤,確保市場公平與效率。
深化市場銜接融合,推動市場有序發展。《規則》對于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電能量市場的銜接作出進一步說明,從市場注冊、交易時序、市場出清、費用疏導等方面做好銜接工作。各地可根據現貨市場建設情況,因地制宜規范調頻、備用、爬坡等有功輔助服務市場與現貨市場的銜接機制,穩步推進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的有序銜接。
規范市場計量與結算,保障市場公正透明。《規則》對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的結算方式進行了明確規定,對電網企業、電力調度機構、電力交易機構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要求相關機構在費用計算、結算依據等方面做到公開透明,確保費用的結算有據可依、有理可循。通過規范市場計量與結算方式,保障市場的公正性與透明度。
強化風險防控機制,確保市場安全穩定。《規則》對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風險類型進行明確,對市場運營機構開展風險預警、處置預案制定等方面進行規范。當市場風險發生時,電力調度機構應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則對市場進行應急處置,詳細記錄應急處置期間的有關情況,并報告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及省級價格、能源主管部門。
(作者單位: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