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6-30 17:20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深化多邊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能源部長會“科技創新引領能源轉型”平行論壇觀察
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優勢顯著,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當下,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推動能源轉型,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之一。
6月26日下午,上海合作組織能源部長會“科技創新引領能源轉型”平行論壇在浙江寧波召開。上合組織國家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分享能源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探討國際合作新路徑。
“能源科技是上合組織合作的重點領域,各國在傳統能源開發、新能源利用、綠色低碳轉型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深融合的能源科技合作新格局?!敝袊鴩夷茉淳挚偨洕鷰燈斂X指出,這些合作成果為區域乃至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重要貢獻,更為上合組織國家能源合作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
前沿技術是能源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科技創新是驅動能源轉型的根本引擎與核心路徑,擁抱科技、協同創新是贏得綠色未來的關鍵?!敝袊a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氫能分會會長魏鎖說。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能源轉型的深度與廣度,根本上依賴于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
沙特阿美戰略投資中國區總裁孫榮濤認為,能源轉型將推動氫能、儲能、智能電網和人工智能四大領域的創新突破,而這四大領域也將共同推動能源行業的技術革新和可持續發展。
“首先是氫能,只要全球碳中和方向不變,氫能發展前景廣闊;其次是儲能技術,這是能源轉型的核心基礎,未來除鋰電池外,還將涌現更多新型儲能方案;第三是新型電力系統,以智能電網為代表的網側技術創新將發揮關鍵作用;最后是人工智能,其在能源全產業鏈如設計、生產、建設、運營的深度應用將重塑整個能源系統。”孫榮濤說道。
中國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滕衛明則從技術實現路徑剖析,指出擴大綠電供應、提升終端電氣化水平、推進綠色燃料替代將是實現低碳未來的核心在于三大技術路徑。
“當前綠電增量的主力仍是風電和光伏。光伏技術中,鈣鈦礦疊層電池被視為下一代突破點,其效率提升潛力巨大,但需優先解決壽命問題。風電領域,陸上與沿海技術已趨成熟,未來聚焦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和高空風電,但需攻克工程成本與穩定性難題?!彪l明補充,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提高,電網平衡將成關鍵。電化學儲能、構網型逆變器技術正成為研究熱點。
“航空、航運、冶金等難以電氣化的領域需依賴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等燃料。中國堿性電解槽技術已成熟,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國產化加速,未來硬離子交換膜技術或成新方向?!彪l明說。
中國企業的自主研發技術,正為國際能源轉型持續加速加力記者了解到:風電單機容量持續突破,中國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發電機組成功下線,成為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風電機組;高效晶體硅、鈣鈦礦等光伏電池技術轉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量產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已超過26%。
“這些能源科技發展成果不僅推動了中國新能源規模化發展,更形成了覆蓋‘規劃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實施-運營維護’的全產業鏈技術輸出能力,印證科技創新對新能源規?;l展的直接助推效應。”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徐陸說。
協同合作機制是技術落地的關鍵保障
科技創新是能源轉型的核心引擎,而開放共享的國際合作機制則是技術落地生根的關鍵保障。深化國際合作、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是加速技術推廣與轉型進程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們與中國能建共同簽署了100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和配套高壓儲能輸電系統,還同中國能源海外投資部門推進海上風電項目,目標實現2億兆瓦發電量。”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署署長賈維德·阿卜杜拉耶夫表示,這些合作將有效降低電價,推動阿塞拜疆能源事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各國在能源領域互補優勢顯著。如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豐富,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擁有充沛的水能、光能及礦產資源,而中國在光伏、氫儲能、智能電網及特高壓輸電等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在此背景下,為促進資金、資源與技術的高效流動,有專家提出倡議:可以共建一個以跨國特高壓智能網絡為核心的能源科技創新平臺,通過多邊合作實現區域能源優化配置。
“這一平臺的運作可借鑒‘卡薩1000’跨國輸電項目經驗,由亞投行、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中國輸出核心技術,中亞國家提供自然資源與基建條件。”吉爾吉斯主導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振威提出,中國可協助吉爾吉斯斯坦升級老舊水電站設施,提升發電效率后,吉方通過電網將盈余電力輸送至中國,作為技術合作的對價。又如,中方可提供火發廠技術改造經驗,推動吉國火電廠“煤改氣”技術改造,利用烏茲別克斯坦天然氣資源發電,再將多余電力返輸中國,打造資源—技術—能源的閉環流動,形成互利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搭建合作平臺的同時,與會專家強調,前沿技術若想實現國際規模化應用,還需“標準化協同”,為跨國合作提供“軟支撐”。
巴基斯坦電力規劃與監測公司總經理圖法伊爾·艾哈邁德·謝赫指出,當前,創新速度遠超監管與標準化進程,碎片化與互操作性問題構成重大風險。因此,建立統一標準是構建信任、促進跨境技術無縫協作及實現“區域一體化和成本效益”的前提。
“以中亞地區合作為例,標準化將助力中國、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實現能源技術無縫對接。因此,上合組織應建立區域創新標準化論壇,聚焦聯合研究、技術交流與統一認證架構,更加扎實地推動能源國際合作走深走實?!眻D法伊爾·艾哈邁德·謝赫說道。(見習記者 雷歆蕊 記者 周倜然)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