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財經丨日賺約11.3億 “三桶油”業績亮眼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0-11 17:23

日賺約11.3億 “三桶油”業績亮眼

——“半年報折射能源產業鏈韌性”系列報道之一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趙悅婧

  日前,我國三大石油公司(以下簡稱“三桶油”),即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陸續披露完成2024年半年報(以下簡稱半年報)。

  根據半年報,在國際油價整體呈現上漲態勢的背景下,“三桶油”通過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產業鏈應對油價等宏觀因素變化的韌性明顯增強。在上游,通過增儲上產和技術創新來保障能源供應;在中游,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來提高輸送效率;在下游,通過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來增強競爭力。

  經合計,“三桶油”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2054億元(人民幣,下同)。折算下來,上半年合計日賺約11.3億元。

  其中,中國海油增幅最大,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達2267.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5%,達797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1.6萬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歸母凈利潤886.1億元,同比增長3.9%;中國石化實現營業收入1.58萬億元,同比下降1.1%,實現歸母凈利潤357.03億元,同比增長1.7%。

  “三桶油”凈利潤增長的背后,有哪些信號值得關注?

  油價維持高位或可推動上游資產價值“回暖”

  油氣資源是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關鍵要素,其穩定供應對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帶動原油需求回暖,產油國聯盟延續減產策略導致供應偏緊,國際油價同比上升。

  中國石油在半年報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84.0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9.66美元/桶上升5.5%;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78.95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4.76美元/桶上升5.6%。

  得益于產量增長和油價上漲,以上游業務為主的中國海油在上半年實現了業績的顯著提升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提質增效升級行動取得實效,凈利潤同比大幅上漲。同時,全方位成本管控體系運行良好,桶油主要成本為27.75美元/桶油當量,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記者注意到,在國際油價處于高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三桶油”保持增儲增產一致步伐,油氣當量產量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報告期內油氣當量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3%、3.1%、9.3%,達9.06億桶、2.58億桶、3.63億桶。

  “高質量+高效”成為“三桶油”報告期內勘探開發成果的共同點——

  中國石油上半年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準噶爾盆地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和重要發現,落實多個規模油氣儲量區,深地塔科1井突破萬米大關并刷新亞洲最深直井紀錄。與此同時,海外油氣業務突出效益勘探、規模增儲,乍得 PSA項目獲得高產油流。

  中國石化上游業務增儲增產降本增效取得新進展,在四川盆地頁巖氣、北部灣盆地新區帶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高效推進,加快推進勝利海上、塔河、北部灣等原油重點產能建設,積極推進順北二區、川西海相等天然氣重點產能建設。

  中國海油獲得7個新發現的同時,綏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調整開發項目、渤中19-6氣田13-2區塊5井區開發項目和烏石23-5油田群開發項目等順利投產,“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和巴西Mero3項目等重點新項目順利推進。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三桶油”在油價波動期體現出較強的業績韌性,盈利中樞有望進一步上行。同時,有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油價維持高位將激勵企業加大勘探開發投入,推動上游油氣儲量資產價值“回暖”,由此驅動股價上漲。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的A股股價漲幅分別為49.60%、13.26%、57.37%。

  布局新能源以實現收入來源多樣化

  在推動油氣行業增儲增產的同時,布局新能源業務已成為石油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8月29日發布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指出,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補、替代關系,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也要發揮好傳統能源支撐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發展。

  何以協同?“三桶油”在半年報中給出答案——

  中國石油成立了“油氣和新能源”業務分部,將新能源發展提升至戰略層面。根據半年報,該公司油氣新能源業務實現經營利潤916.6億元,同比增長7.2%。

  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成為中國石油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業務的最大亮點。報告期內,中國石油新獲風光發電指標725萬千瓦,簽訂地熱供暖合同面積4,615萬平方米。從新能源發電量上看,報告期內風光發電量21.7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的8.5億千瓦時增長154.5%。

  中國石化的重點仍然在于氫能業務拓展。在半年報中,中國石化表示,正積極培育氫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業務,加快構筑“油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格局。公司還充分發揮現有終端網絡優勢,全力推動充電和加氣網絡發展,充電量和車用LNG經營量同比大幅增長;推進氫能交通穩步發展,積極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中國海油的新能源發展策略則是與油氣勘探開發業務融合。于2023年5月并網的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上半年累計發電1440萬千瓦時,累計發電2800萬千瓦時,折合二氧化碳減排1.66萬噸。持續加強用能替代,通過自產自用及綠電交易兩種方式,擴大綠電使用規模,上半年共消納綠電超4億度,減少碳排放近30萬噸。

  實際上,傳統油氣業務如何適應能源轉型趨勢,將成“三桶油”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和效益釋放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可能不會立即體現在業績上,但通過布局新能源業務,“三桶油”能夠實現收入來源的多樣化。

  2023年,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通過油氣促進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替代勘探開發自用油氣,累計清潔替代增加天然氣商品供應量約45億立方米。

  展望未來,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以油氣產業為基礎加強新能源新材料新業務開發利用,或可成為油氣企業打造綠色競爭新優勢的“關鍵一招”。

  東興證券研報稱,作為全球需求端的代表,美國的通脹壓力有所緩和,意味著大宗商品如原油等的估值有所緩解。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修復,對油氣開采和煉化及貿易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未來油價或維持中高位,驅動盈利提升。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