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觀察丨產業興疆 25家中央企業投資近萬億元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01 17:26

產業興疆 25家中央企業投資近萬億

中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 衣韻潼

  7月28日,中央企業產業興疆推進會在喀什舉行,為新階段謀劃央地互利合作大計、推動新疆產業提質開創新局。

  會上,25家中央企業與新疆簽約項目183個,預計2028年底前完成投資9395.71億元。著眼新疆所需所盼,中央企業化新疆區位優勢為發展優勢,助推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升級。

  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

  攜手建設具有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服務國家戰略全局,是中央企業與新疆開展更高水平戰略合作的關鍵。

  “要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圍繞新疆建設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深化投資合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span>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馬興瑞在此次中央企業產業興疆推進會上強調。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同樣表示,中央企業要立足新疆資源稟賦,推進油氣、煤炭等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利用,加快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發展壯大農牧特色產業,深入推進旅游興疆,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機遇。此外,還要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助力新疆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性日益凸顯。對此,馬興瑞認為,中央企業要堅持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加強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幫助新疆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與此同時,要堅持以開放合作為重點,支持參與新疆自貿試驗區建設,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堅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央地協同發展、融合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指出,確保產業援疆各項措施落地落實,要完善優化產業興疆項目全周期服務保障體系,為央企在疆發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務;要強化工作保障、加強統籌協調,對央企在疆投資項目實行清單化服務,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問題,全力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投產。

  政策護航下,目前不少中央企業已經實現了在疆快速發展,基建質效不斷提升,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中央企業累計承建工程4.31萬個,完成合同額4491億元。截至2023年底,央企在疆分支機構2552個,資產總額高達2.37萬億元;累計投資項目超5.2萬個,完成投資額5538億元。

  183個合作項目覆蓋多個關鍵領域

  在此次推進會上,25家中央企業現場與新疆簽署合作意向書,涉及項目183個,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的重大項目25個,涵蓋油氣生產加工、新能源開發、煤炭煤電煤化工、電網建設、基礎設施、文旅酒店和綠色礦業等關鍵領域。

  其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計劃今后三年在疆推動油氣勘探開發、煉化轉型升級、新能源發展等24個重大項目;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投資項目23個,涉及煤制油、煤制氣、新增新能源大基地建設等,投資金額超2000億元;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著力投資風光新能源和酒店建設項目。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趙東強調,培育打造興疆富民產業,下一步,中國石化將繼續堅持以產業援疆為牽引,輻射帶動就業援疆、人才援疆、工裝援疆,持續加大在疆鄉村振興投入力度,緊貼民生助力新疆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在對口援疆事業中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認為,新疆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突出,發展勢頭強勁、潛力巨大,是集團公司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搶抓產業興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打好基地、基層、創新“三張牌”,深化對標分析,推進差異化發展,全力提高規模優勢。

  加大基建產業布局,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已成為新疆最大的能源發電企業,在疆發電裝機超2300萬千瓦,承擔全疆1.85億平方米230萬用戶供熱保障任務。中國華電黨組書記、董事長江毅表示,中國華電將緊緊圍繞新疆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及“八大產業集群”“七大主導產業”建設,深度融入和服務自治區發展大局,加快落地一批契合度高、牽引力強的重大項目。

  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國躍指出,深度融入新疆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國家能源集團加快打造2億噸級煤炭清潔開發基地、千萬噸級集成創新煤制油煤化工示范基地、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和“疆煤外運”“疆電外送”能源綜合大通道;同時,以大項目帶動科技創新、裝備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新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