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25 16:37
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綠色轉型走向深入
——全國電力消費和供應系列指數首次發布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蘇偉 見習記者 衣韻潼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積極推進,電力行業正面臨深刻的轉型變革。為全面反映電源綠色轉型發展、行業電力消費情況,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量化電力消費、供應指標自2020年基期以來的變化情況,于7月24日首次發布全國電力消費和供應系列指數。
“該指數的編制有助于更好地服務政府宏觀調控、行業運行監測,增進能源電力企業和社會各界對電力運行態勢的了解與把握。”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電力供需分析處處長吳立強表示,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借助電力供需數據,能有效反映主要產業經濟運行和低碳轉型發展情況。
消費側:新動能助推用電結構優化
全國電力消費系列指數顯示,近年來全行業用電量平穩較快增長。2024年6月,全行業用電指數為129.4,全行業用電量較2020年基期增長29.4%,年均增長6.7%。其中,農林牧漁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制造業用電結構優化,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累計漲幅明顯超過四大高載能行業漲幅,服務業用電量快速增長,反映出近年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動能加快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具體來看,農林牧漁6月用電指數為163.5,用電量較2020年基期增長63.5%,年均增長13.1%。近年來電力企業大力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推動農業生產、鄉村產業電氣化改造,拉動農林牧漁業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
制造業6月用電指數為126.6,用電量較2020年基期增長26.6%,年均增長6.1%。隨著我國步入工業化后期,用電量占比較高的鋼鐵、建材等高載能行業增長放緩,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則快速增長。數據顯示,6月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指數分別為141.6、120.2,年均增速分別為9.1%、4.7%,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累計漲幅超過四大高載能行業21.4個百分點,制造業轉型升級趨勢明顯。
服務業6月用電指數為149.5,用電量較2020年基期增長49.5%,年均增長10.6%。其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指數年均增長11.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指數年均增長8.0%,低于服務業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下半年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力度加強,致使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行業用電量明顯回落。隨著“挖礦”退潮,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快速發展,2022年下半年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多月用電量保持兩位數增長。
供應側:新能源驅動綠色轉型深入
供給方面,據全國電力供應系列指數反映,近年來我國電力供應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6月,全國電力供應系列指數中非化石能源發電綜合指數為151.1,其中新能源發電綜合指數達到210.6,大幅領先于化石能源102.9的發電綜合指數。
分析其背后原因,“一方面,非化石能源裝機漲幅遠高于同期化石能源裝機漲幅;另一方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及發電量比重明顯提升,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及發電量比重則持續下降?!眳橇娭赋?。
隨著能源電力結構轉型發展,近年來化石能源裝機增長較為緩慢。數據顯示,6月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指數為111.9,2021年以來累計增幅僅11.9%,而6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指數為173.7,2021年以來累計增長73.7%,高于同期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漲幅61.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裝機增長尤為迅猛,6月發電裝機規模指數高達217.1,2021年以來累計增幅達117.1%。
除裝機規模外,在發電裝機及發電量比重上,非化石能源發展也較化石能源相對提速。6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發電量比重指數分別為124.5、121.4,兩項數據較基期分別累計提升24.5%、21.4%。化石能源6月發電裝機比重、發電量比重指數則分別為80.2、87.6,兩項數據自基期以來分別累計下降19.8%、12.4%。多維數據折射出電力供應結構綠色底色更濃。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