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7-09 11:50
油氣企業加速低碳轉型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楊永明
積極參與綠電、綠證、碳排放權市場交易,是油氣企業主動優化用能結構、貫徹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近兩年來,國內油田、煉廠、加油站等企業已紛紛建設投產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資產,這樣既能促使企業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土地礦權、工程作業等優勢,又能利用自身的用能需求,助力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未來,面對國家能耗強度、可再生能源電量消納和碳排放控制的三重約束,企業還需通過綠電、綠證等交易加速自身綠色低碳轉型,如加快綠證申領核發,及時完成已并網項目綠證申領,對自消納/分布式項目爭取先行完成建檔立卡等。隨著新能源消納量逐步提高,企業自建的新能源發電項目收益將有所保障,企業可以統籌管理綠電、綠證交易,實現新能源發電與企業用電區域融合、消納互補,滿足各業務板塊高比例綠電消費需求,爭取更高的市場化交易收益,通過合理配置相關資源,助力企業自身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供需基本面對油價形成支撐
6月2日,“歐佩克+”舉行第37次部長級會議。包括沙特、俄羅斯、伊拉克等在內的8個“歐佩克+”成員國,決定今年第三季度繼續自愿減產,減產總額為日均385萬桶,以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與平衡。根據聲明,8國決定把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今年9月底,之后將視市場情況逐步回撤這部分減產力度。除阿聯酋的產量目標明年日均上調30萬桶至日均351.9萬桶外,其他“歐佩克+”成員2025年的產量目標與今年基本保持一致。上述減產措施公布后,國際油價并未止跌回升。回顧上半年國際油價走勢,基本呈現前高后低寬幅震蕩的變化趨勢。從市場基本面來看,在供應端,5月,歐佩克原油產量2662.9萬桶/日,環比增加2.9萬桶/日,同比下降145.5萬桶/日。實施減產的9個歐佩克產油國原油產量總計2140.3萬桶/日,環比增加5.1萬桶/日,相比目標產量2127.5萬桶/日,增加了12.8萬桶/日。下半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或將放緩,“歐佩克+”仍有控產的可能性。即便“歐佩克+”增產,對全球供應的影響也相對有限。在需求端,美國夏季汽油需求旺季來臨,煉廠產能利用率處于全年相對高位。隨著國際油價走低,美國將加快回補戰略石油儲備,這也將增加部分石油需求。在歐美駕駛季等因素的支撐下,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持續增加。美國能源信息署在最新的月度報告中將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估上調18萬桶/日,至110萬桶/日。歐佩克則維持2024年和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估分別為225萬桶/日和185萬桶/日不變。總體而言,市場對原油市場供需局面改善抱有一定期待,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對油價形成支撐。
國內油氣生產保持平穩
6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5月能源生產情況。5月,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原油、天然氣生產保持平穩。原油生產平穩增長,進口由增轉降。5月,規上工業原油產量1815萬噸,同比增長0.6%,增速比4月放緩0.7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8.5萬噸。進口原油4697萬噸,同比下降8.7%。1~5月,規上工業原油產量8910萬噸,同比增長1.8%。進口原油22903萬噸,同比下降0.4%。原油加工降幅收窄。5月,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6052萬噸,同比下降1.8%,降幅比4月收窄1.5個百分點;日均加工195.2萬噸。1~5月,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30177萬噸,同比增長0.3%。天然氣生產穩定增長,進口保持較快增長。5月,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2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增速比4月加快3.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6.5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1133萬噸,同比增長7.1%。1~5月,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103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2%。進口天然氣5428萬噸,同比增長17.4%。
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獲得重大突破
四川盆地深層頁巖氣勘探獲重大突破。6月11日,中國石化宣布,在四川盆地深層頁巖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部署在資陽市的資陽2井完鉆井深6666米,測試獲125.7萬立方米日產工業氣流,日無阻流量306萬立方米,成為四川盆地時代最古老、產量最高的頁巖氣井;部署在樂山市的金頁3井完鉆井深5850米,測試獲82.6萬立方米日產工業氣流。此次實現突破的寒武系頁巖地質年齡古老,埋藏更深,規模改造難度大,至今未能實現商業突破。兩口探測井接連獲得高產工業氣流,證實了深層、超深層寒武系頁巖具備規模增儲潛力,有望成為四川盆地頁巖氣新的接替層系。四川盆地頁巖氣是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長的重要陣地,已提交探明儲量近3萬億立方米、年產超過240億立方米。當前,我國已成為美國、加拿大之外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化開發的國家。
國內首個頁巖油水力壓裂試驗場正式建成。6月20日,在位于甘肅慶陽的國內兩百萬噸頁巖油開發示范基地——慶城油田,國內首個水力壓裂試驗場順利完成2口檢查井現場取心工作,并完成了巖心基礎資料及各項配套測試資料的搜集整理,這標志著我國首個頁巖油水力壓裂試驗場正式建成。長慶油田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頁巖油資源豐富,是長慶油田增儲上產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其中慶城油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0億噸級頁巖油,是我國目前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頁巖油大油田。
進一步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發布《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錨定2025年和2030年兩個時間節點,提出煉油行業節能降碳的主要目標,部署了重點任務和政策保障措施。煉油行業是石油化學工業的龍頭,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戶。中國是全球第一煉油大國,經多年發展,已形成本地化、大型化和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千萬噸及以上煉油廠占總產能比重超過了50%。目前,煉油行業仍有約15%的產能能效達不到基準水平,節能降碳潛力巨大。《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煉油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通過實施煉油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形成節能量約2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00萬噸。到2030年底,煉油行業布局進一步優化,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持續提升,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先進水平。煉油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過程綠電、綠氫消費占比明顯提升,煉油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行動計劃》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能源資源循環利用、數字化升級等方面部署了節能降碳重點任務。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