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1-03 14:13
齊立忠
2023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多項政策,對碳達峰碳中和納入項目可研、制修訂綠色建筑綠色建造標準等工作作出部署,要求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因此,建筑工程實施綠色建造已成為行業高質量轉型升級并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也是“十四五”期間建筑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綠色建造是指在建造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思想,著眼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實現綠色施工、生產綠色工程產品的工程活動。輸變電工程是建筑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型電力系統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現階段在輸變電工程中推廣綠色建造勢必推高建設成本,需引起高度重視。
綠色建造帶來的成本上漲情況
建材選用(生產)、建筑施工是輸變電工程的主要控碳環節,也是影響綠色建造成本的主要因素。目前,國家對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缺乏明確定義,相關標準體系尚在健全中。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于2021年啟動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試點工作,并在2023年印發《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指引(2.0)》,該《指引》適用于國家電網公司投資的35千伏及以上新建工程,明確了綠色建造實施流程,在綠色策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移交四個階段進行指引,規范了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管理要求,涉及工程土建、設備、安裝等各方面。當前,部分較為成熟的綠色建造技術已在工程建設中廣泛應用。
近年來,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國家電網公司范圍內綠色建造技術造價影響情況開展調研:首先,結合定額計量及實際調研的方法測算各項技術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和單價,計算采用綠色建造技術的人工、機械消耗、材料的成本費用;其次,采用相近定額、現場估算以及市場詢價的方式計列綠色建造的安裝費;最后,與未采用綠色建造技術的工程開展造價水平進行對比分析,計算增量成本。
通過測算,變電和線路工程應用綠色建造技術引起的建設成本上漲幅度存在差異。對于變電工程,以22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為例,采用裝配式圍墻、預制電纜溝、鋼結構全栓接等23項典型綠色建造技術,比未采用的工程單站造價增加約1200萬元,增長比例約7.68%。對于線路工程,以應用最為廣泛的節能導線技術為例,其每千米材料價格較常規導線增長約4%,考慮導線費用在工程造價中的占比,節能導線技術引起的工程投資增長約為1%。以國家電網公司2022年基建投資規模匡算,僅采用上述兩項技術將引起110千伏~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成本增加約80億元。若考慮其他綠色建造技術在特高壓工程中的應用,工程建設成本將進一步增長。
綠色建造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是行業層面尚缺乏適用于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的技術規范及計價標準。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技術應用于工程建設全壽命周期,且涉及繁雜的技術類別,各技術節能降碳效果不一、成本水平也存在差異。當前尚未發布適用于輸變電工程的綠色建造技術體系,需在規劃設計階段予以明確。同時,部分綠色建造新技術缺乏相應的計價標準,工程造價無法準確核算。
二是各層面缺乏輸變電工程建設階段碳排放核算標準化方法。輸變電工程碳足跡鏈條長,涉及設備材料生產、運輸、建造施工等方面。目前,國家、行業及企業層面缺乏統一的全過程全周期碳排放核算標準和方法,無法準確、客觀掌握工程碳排放實際水平及減碳措施的效果,因此在制定輸變電工程建設期碳減排控制目標、建造工藝等方面缺乏有效依據。
三是綠色建造帶來的投資成本上漲疏導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現行輸配電價核價辦法強調投資總額增長與電量增長相匹配,綠色建造技術帶來工程造價上漲,并無法帶來有效的電量增長。同時,目前還沒有面向電網工程的CCER項目,相關碳減排量無法參與碳交易,缺乏減排生態環境效益向電網企業經濟收益轉化的渠道,電網投資的增量成本難以疏導。
四是跨部門跨專業推廣綠色建造的合力有待增強。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全鏈條管理機制還有待打通,綠色建造的導向在規劃設計、物資采購、財務預算、成本控制等業務流程中貫穿還不夠深入,還需進一步壓實有關專業責任、優化業務流程、降低協調成本、提高綠色建造質量和效率。
推進綠色建造的相關建議
一是加快推動完善相關技術規范及計價標準。建議電網企業牽頭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單位,進一步細化綠色建造典型場景、技術標準體系,科學設計推廣路徑,不斷提高推廣質效。針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加快補充制定計價規范,夯實推廣應用基礎。
二是推進輸變電工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完善減碳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輸變電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實現設計、采購、施工、運行、退役等關鍵環節碳排放水平精準測算,為爭取生態環境效益認同、相關成本疏導政策支持奠定堅實基礎。完善輸變電工程減碳效果評價體系,支撐研究制定質量、安全、效能、成本各要素綜合最優的工程方案。
三是健全成本疏導機制,開發工程碳減排資產。準確核算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增量成本、生態環境效益等,結合各地區政策要求,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將有關增量成本全額納入輸配電價。加強適用于輸變電工程的碳減排方法學研究,開發相應的碳減排資產,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等市場手段輔助疏導成本。
四是強化綠色建造部門間協同,優化調整業務流程。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度融入輸變電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等建造全過程,厘清輸變電工程各專業各環節綠色建造職責范圍,增強綠色建造、綠色設計等融合深度,加強工程總承包等集約化管理模式應用,提高設計、施工、物料采購等協同效率。(作者單位: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