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9-05 09:44
李勤道
多年來,筆者一直關注甘肅能源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尤其是擔任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外部董事以來,深入一線實地考察,印象深刻。甘肅電力奮發有為、開拓創新,建設堅強高效智能電網,加快構建集發電、輸配電、用電、儲能于一體的智慧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堅強智能、綠色低碳、泛在互聯、友好互動的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清潔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胸懷國之大者,彰顯價值使命
全面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甘肅電力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在建設能源互聯網、實現“雙碳”目標中當好引領者、推動者和先行者,發揮電網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有力促進了能源供給清潔化、低碳化,能源消費高效化、電氣化。
全面推動和服務甘肅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甘肅電力立足能源資源優勢、通道優勢和區位優勢,積極引領全省能源轉型,持續提升系統調節能力,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服務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打造“綠色隴電”品牌,推動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支撐和推動甘肅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積極踐行國家電網發展戰略。甘肅電力堅持電網規劃引領,統籌±1100千伏、±800千伏特高壓、省內750/330骨干網架、城鄉配電網等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統籌新能源發電、水電、煤電、儲能等各類電源優化組合,統籌中長期、現貨等電力市場高效運轉,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
統籌兼顧促發展,建設能源互聯網
統籌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甘肅電力加快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著力打造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走廊。目前,已有4條特高壓直流貫穿全境,全國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酒泉—湖南直流累計外送電量超1400億千瓦時,隴電入魯工程加快建設、隴電入浙工程啟動可研、隴電入川工程納入規劃調整建議,全力打造甘肅“大送端”電網。甘肅電網通過19條省際750千伏線路與周邊省份相連,750/330千伏骨干網架實現全省各市州全覆蓋,110千伏及以下電網網架結構不斷優化,滿足了全省2070萬千瓦負荷用電需求。
著力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建成智能變電站153座,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終端1488套,用戶側智能電表覆蓋率、省地調兩級備用調度系統覆蓋率、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調度數據網覆蓋率均達到100%。建成省級配電自動化大四區主站1座,地市級配電自動化主站9座,各類供電區實現配電自動化線路5025條,覆蓋率97.5%。建成“寬帶化、堅強化”骨干通信網,實現數據通信網“萬兆到市、千兆到縣、百兆到鄉站所”。
全面推進電網數字化建設。打造白銀公司綜合性數字化示范試點,蘭州新區融創園大數據中心獲評全國能源領域唯一綠色數據中心,低碳數智沙盤作為“雙碳”典型案例參展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自主研發電力北斗星網融合裝置,初步實現河西走廊密集通道在線監測網絡自主可控。建設省級和酒泉、隴東地市級能源大數據中心,為新能源場站提供生產決策輔助服務。
統籌各類電源優化組合。推動火電機組開展靈活性改造,現有煤電機組平均調峰深度達到67%,促成蘭鋁90萬千瓦自備電廠轉公用。成立省級電源服務中心,全力服務新能源項目“應并盡并”“能并盡并”,甘肅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4200萬千瓦、占比56%,裝機主體地位已經形成。新能源發電量391億千瓦時、占比33.2%,電量主體地位開始顯現。
統籌各類儲能建設。協調加快抽水蓄能建設,推動昌馬、張掖、皇城等6座870萬千瓦項目核準開工。已并網新型儲能電站62座169萬千瓦,儲能對保供、調峰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建立全國首個儲能協調控制系統,實現儲能與水電、火電、新能源的統一協調控制。
統籌市場高效運轉。創新開展發電側合同電量轉讓D+3日滾動交易,現貨市場連續運行兩周年,輔助服務市場平穩有序運行。今年1~7月完成綠電交易21億千瓦時。引導用戶由“按需用電”轉變為“按價用電”,最大負荷由18時轉移至11時,削峰填谷轉移負荷約200萬千瓦。
多措并舉結碩果,凝心鑄魂再出發
在電網發展方面,加快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啟動庫木塔格等沙漠基地外送通道規劃研究工作。全力打造樞紐型電網,加強與新疆、陜西、寧夏的省間聯絡線建設,進一步凸顯甘肅電網的中心樞紐地位。持續優化750/330千伏骨干網架,滿足各類電源接入和新增負荷發展需要。開展城區電網網格化規劃,打造運行靈活的高可靠性城市配電網。開展4個現代智慧電網示范鄉鎮建設,打造清水等4個農村電氣化示范縣和500個標準化示范臺區,以新型農村電網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在電網智能化水平方面,深化“智能+”系列建設應用,提升安全管控、缺陷識別的智能化水平。持續開展中壓配電網智能終端及通信網覆蓋,提升配電自動化實用化水平,實現“可觀、可測、可控”。積極探索適合甘肅特點的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協調控制技術,提高配電網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2025年,實現全省城市區域10千伏線路配電自動化全覆蓋。
在電網數字化建設方面,深化企業級實時量測中心建設。提升物聯感知能力,推動智慧物聯體系高效運轉。系統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基礎數據底座構建及治理、企業中臺能力提升、源網荷儲互動、智慧配電網建設、規劃建設智慧提升、設備管理智慧提升、客戶服務智慧提升、企業經營智慧提升等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落地實施,深入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
在電源優化組合方面,高效開展新能源接網“一站式”服務,服務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協調加快煤電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新增內用煤電建設指標,充分發揮常規電源支撐作用。推動煤電“三改聯動”,加快煤電由主體電源向基礎性和調節性電源轉型。探索“新能源+電網+生態”協同規劃和綜合利用新模式。推動合理布局調相機等技術支撐手段落地,建設電網友好型新能源基地。
在儲能建設方面,持續探索集中與分散、自建與共享等新型儲能發展模式,嚴格執行“新能源+儲能”配置比例、充放電時長等標準,提升新能源可靠出力能力。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鼓勵支持用戶側儲能,加快推進新型儲能多元化、規模化、商業化發展。協調推動抽水蓄能“多開早投”。
在推動電力市場運轉方面,主動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高效銜接。做好調峰容量市場、需求響應市場、電力零售市場建設和運行,利用市場化手段優化源網荷儲各類資源配置。持續擴大綠電交易規模,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新能源參與市場的積極性,持續擴大綠色電力交易規模,促進新能源消納。
甘肅電力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發展機遇,主動應對挑戰,緊緊圍繞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抓效能促發展的“三抓三促”和“提質提速”工作主線,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打造高水平能源互聯網的全國樣板。(作者系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外部董事)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