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4-15 09:54
高長征 韓超 楊萌
近年來,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疊加工業、建筑、交通、農業農村領域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帶動電力需求保持剛性增長,用電負荷特性發生顯著變化,尖峰負荷屢創新高。同時,新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系統等效負荷日均曲線的“峽谷”曲線特征呈現逐年加深態勢,午間調峰、晚峰保供壓力不斷加劇。虛擬電廠作為可有效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組織模式,近幾年在江蘇、浙江、廣東、上海、河北、四川等多個省份開展實踐探索,先行先試取得積極成效,為虛擬電廠產業化發展、商業化布局積累了有益經驗。
明晰虛擬電廠發展目標路徑,促進高水平電力供需協同。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進,亟須強化虛擬電廠頂層設計,規范虛擬電廠發展時間表、路線圖,為下一步全面擴大虛擬電廠覆蓋范圍,支撐新型經營主體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提供有力保障。
在目標引領方面,《意見》提出了2030年全國虛擬電廠發展規模,將為新型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資源庫提供有效補充,顯著提升需求響應能力,節省有效裝機。在路徑優化方面,《意見》突出虛擬電廠發展要因地制宜,提出加快培育虛擬電廠主體,引導省級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虛擬電廠發展方案,培育不同特點的虛擬電廠主體,鼓勵支持各類企業投資建設運營虛擬電廠。政策層面充分考慮了各地促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的差異化特點,有利于形成適應不同地區電力調節需要的虛擬電廠多元應用場景;提出持續豐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鼓勵開展業務創新,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模式層面充分考慮了核心功能與增值服務相結合,有利于拓寬虛擬電廠經濟增加值的來源。
結合《意見》關于虛擬電廠發展要求,應因地制宜開展區域級工業可調節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分布式新能源、用戶側儲能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應用;積極實施虛擬電廠與各類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融合發展,培育一大批既懂業務又懂服務的先進虛擬電廠運營商;支持盡早實現虛擬電廠商業化運作、規模化發展、差異化運營,為促進高水平電力供需協同提供有力支撐。
建立虛擬電廠市場參與機制,助力高標準電力市場建設。
當前,我國虛擬電廠市場化發展應用面臨的主要矛盾在于其調節能力與市場價值兌現尚不匹配。盡管虛擬電廠通過各類系統靈活性資源聚合,理論上可提供調峰、調頻、備用等多樣化服務,但在實際運行中,其經濟價值的體現仍不同程度地受限于市場機制的不完善。現有電價體系對靈活性資源的定價顆粒度不足,輔助服務市場補償標準偏低,峰谷價差激勵有限,導致虛擬電廠參與系統調節的邊際收益難以覆蓋聚合成本。同時,用戶側資源參與市場門檻較高、分散資源聚合后的權責界定模糊等問題,也制約了虛擬電廠的市場化進程。
《意見》針對上述痛點提出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明確虛擬電廠作為資源聚合類新型經營主體,可整體參與電力中長期、現貨交易,并加快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向虛擬電廠開放,針對虛擬電廠特點完善交易品種和技術要求。在電能量市場領域,《意見》提出適當拉大現貨市場限價區間,通過價格信號引導虛擬電廠靈活響應供需變化,高度契合發揮電力價格信號引導作用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在輔助服務市場領域,《意見》強調公平設定各主體申報價格上限,避免對分布式資源的歧視性定價;在需求響應機制方面,《意見》沿用《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中提出的“誰提供(服務)、誰獲利,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合理確定需求響應補償標準。同時,為了實現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對調節資源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意見》提出“積極探索虛擬電廠參與跨省電力交易”。
結合《意見》針對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部署,更好適應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要求,應滾動監測評估各地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情況,及時總結先進省份實踐經驗,推動優化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準入條件,逐步完善虛擬電廠參與各類市場規則和價格機制,支持虛擬電廠與實體電廠同臺競爭,實現大規模聚合調節資源與高比例新能源的互補協同,以市場無形之手引導多元主體良性競爭,充分釋放新型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推進虛擬電廠技術管理變革,培育高價值新型經營主體。
現階段,我國虛擬電廠發展面臨著技術與管理層面的雙重挑戰。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可調節負荷等資源形態多樣、運行特性差異大,導致聚合響應效率偏低、協同控制精度有限,難以滿足電網調度管理要求。虛擬電廠的接入標準尚未統一,數據交互協議碎片化、安全防護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對虛擬電廠從“技術試驗”向“規模運營”跨越形成制約,亟須通過系統性變革打造虛擬電廠核心競爭力。
《意見》以技術革新與管理升級為主線,增強虛擬電廠發展動能。提出構建覆蓋聚合響應、并網調控、智能計量、數據交互、安全防護的全環節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虛擬電廠實現“可觀、可控、可測、可調”。《意見》提出分類調用機制,推動虛擬電廠技術發展與新型電力系統的運行控制要求有效銜接。對僅參與需求響應的虛擬電廠,可通過接入負荷系統簡化接入流程;對參與電力現貨與輔助服務市場的虛擬電廠,則要求接入調度系統,且需具備優化調控能力,并滿足相應準入要求和技術標準,確保與實體電廠調度指令的無縫銜接。在安全運行領域,《意見》強調建立覆蓋信息網絡和數據安全的防護體系,通過安全加密手段筑牢安全底線,為虛擬電廠全面參與電力市場掃清風險隱患。
應落實《意見》部署的虛擬電廠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任務,在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實施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促進虛擬電廠加速從“被動響應者”向“主動價值創造者”轉變,強化數字賦能,鼓勵虛擬電廠開發應用智慧化聚合工具,探索增值服務模式,發揮平臺效應,有力促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全面融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工作大局。
(作者單位:中電聯電力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