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3-12 17:29
促進綠色氫基能源產業集群化發展
——訪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投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設備部主任李文輝
中國電力報記者 邱燕超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入深水區,如何破解傳統能源依賴、搶占綠色低碳技術制高點,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投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設備部主任李文輝提交了《關于高質量建設綠色氫基能源平臺的建議》。中能傳媒記者就這份建議的出臺背景、實施路徑對李文輝進行了專訪。
中能傳媒:我們注意到您今年的建議聚焦綠色氫基能源平臺建設,請問這是基于怎樣的戰略考量?
李文輝:近年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特別是在儲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方面,而綠色氫基能源正是解決儲能及化石、化學基礎替代問題的優秀方案之一。
中能傳媒:吉林省作為您建議中的重要實踐基地,目前在綠氫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李文輝:吉林省綠色氫基能源產業發展優勢較好。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動綠氫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綠氫產業支持政策,特別是以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政策引領+項目支撐+創新驅動”的綠氫產業發展格局。
吉林省綠色氫基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當前,吉林省已在松原市、長嶺縣、大安市、洮南市、梨樹縣等地打造5個投資百億元級的綠氫化工產業園,配套印發綠能產業園區供電實施方案,開啟了全國首創供電模式,園區配套新能源80%全部自發自用,剩下的20%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實現了風光綠電直供,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中能傳媒:在平臺建設過程中,您認為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突破這些瓶頸,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李文輝:現在主要面臨的挑戰就是綠色氫基能源產業下游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市場需求不足,制約了綠色氫基能源平臺的發展。同時,在技術方面尚未形成“護城河”,需要進一步的突破。
我的建議主要有兩點。一是面向能源、化工、航運、航空等領域低碳轉型需求,實現滾動開發,逐步提升全鏈條能力。同時,結合資源、市場和政策條件,依托國家宏觀調控應用氫基綠色能源的幫扶政策,與各區域能源建設需求結合,塑造開發格局,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應用產業鏈條。二是引入高端人才政策,配置高端領軍人才,提高綠色氫基能源平臺專業化管理水平。
中能傳媒:對于平臺建設的未來規劃,您有怎樣的展望?
李文輝:未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下,高質量建設綠色氫基能源平臺能夠進一步提高風、光、水、生物質等基礎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有效地促進綠色氫基能源產業集群化發展。同時,也將形成一批可引領示范、產品引領國內國際市場、高效協作與運行、知名度和影響力享譽國際的能源企業,助力我國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建設綠色氫基能源平臺能夠進一步提高風、光、水、生物質等基礎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