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4-15 16:40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王紫晗 劉國政)春風輕拂,桃花絢爛,重慶中益鄉華溪村黃精面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直徑約1毫米的細面條掛滿一排排面架,上方風機呼呼作響,金黃色的黃精面在全自動生產線上完成塑形烘干。 4月11日上午,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臺區經理鄭毅和同事們來到這里,走訪了解加工廠近期的生產情況和用電需求,幫助排查用電安全隱患。
在黃精面業生產車間里,電網員工對配電設備、生產線用電負荷以及線路絕緣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并針對烘干設備、自動化包裝線等大功率用電環節提出優化建議。黃精面業公司負責人郭騏瑞感慨地說:“從扶貧車間到如今的出口創匯,電力保障一直是我們發展的關鍵。供電公司不僅幫我們解決了用電難題,更讓我們的產品有了走向世界的底氣!”
在當地村民眼中,黃精堪稱能生“黃金”的寶貝。黃精俗稱老虎姜,是藥食同源的佳品。華溪村通過種植中藥材黃精,采用土地入股分紅、返包管護等方式,帶動了496戶村民穩定脫貧、增收致富。如今,黃精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的220畝發展到1500畝。今年預計可采收面積220畝,預估收入達880萬元,黃精真正成為了村民們的“致富金根”。
為了進一步推動黃精產業的發展,中益鄉新增了40畝黃精育苗基地。這里不僅實現了種苗的自給自足,還將種苗銷售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目前已出售種苗150萬株,銷售范圍輻射重慶、貴州、湖北等多個區域,市場價每株0.8元至1元,育苗基地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黃精面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力的大力支持。重慶華溪村黃精面業有限公司是中益鄉重點招商引資企業,依托“政府引導+村企合作+聯農帶農”模式,構建了從黃精種植到深加工的產業鏈。2021年11月剛入駐華溪村時,面臨著動力電安裝的難題,附近變壓器已滿載。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立即響應,僅用3天時間,就在廠區附近新增了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及時解決了用電問題。同時,電網員工還不定期上門檢查,讓企業用電無后顧之憂,負責人郭騏瑞對此贊不絕口。
用電有保障,發展動力足。近年來,在充足可靠的電力支撐下,黃精面加工廠發展態勢持續向好。自2022年首條生產線投產以來,公司不斷研發創新,推出了黃精面、黃精桃片等16道工藝的特色產品,年產能達2000噸。2022年9月,首批8100公斤產品成功出口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邁出了國際化的第一步。2025年3月,公司與新加坡企業簽訂自營出口協議,標志著石柱黃精產業正式邁入國際化新階段,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近年來,國網石柱供電公司以“電力+鄉村振興”為核心,多措并舉支持中益鄉發展。2024年完成中益鄉10千伏周中一線改造,新立電桿88根、鋪設絕緣線路8.98公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保障黃精育苗基地自動化噴灌及加工車間穩定運行。成立“貼心電管家”便民服務隊,通過網格化微信群、駐點保電方案,全天候響應企業用電需求;開展“企業能效診斷月”活動,為脆李加工、民宿等產業定制用電方案,精準服務產業發展。
“從黃精種植的智能灌溉,到生產車間的精密控溫,再到冷鏈物流的全程保鮮,電力已深度融入了產業的每一個環節。”下一步,國網石柱供電公司持續深化“一品一策”服務機制,結合中益鄉黃精產業、生態旅游等特色需求,推進配電網智能化升級,讓現代電網與傳統產業碰撞出更絢麗的鄉村振興火花。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