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5-11 10:11
何峰 王亞楠
日前,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公布了第三批“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名單,其中張掖市高臺縣“魯國華愛心公益類工作室”名列其中。
魯國華同志現任國網甘肅張掖高臺縣供電公司經理、黨委副書記,近年來,先后榮獲“張掖市道德模范提名獎”、“高臺縣第六屆道德模范”、“高臺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省公司“先進工作者”、市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是魯國華扎根供電事業、情系公益服務的責任擔當和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
筑巢引鳳,匯聚奉獻力量
魯國華是一位有著33年工齡、28年黨齡的“老電力”。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征程中,樹起了道德典型標桿。2019年6月,他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塘勇救落水兒童,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緊急關頭沖出去,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了積極、向上、光明、正義的力量,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供電人的嶄新精神風貌,有力彰顯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初心和使命,成為甘肅電力入選“甘肅好人榜”的第一人。
一個好人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個標桿。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國網高臺縣供電公司成立“甘肅好人”魯國華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吸納公司勞動模范、最美職工、優秀青年志愿者等10多人為成員,依托公司6個供電所營業場所和3個“連心橋·光明驛站”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自工作室成立以來,利用行業優勢和技能特長,在全縣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幫扶慰問、愛心公益、便民服務、政策宣講、志愿服務等文明實踐活動50多場,累計參與志愿者600多人次,關愛困難群眾80余人。
點滴善意,彰顯人間大愛
“這是我的抗疫捐款,雖然我不能與一線的醫護人員并肩戰‘疫’,但我要為一線醫護人員盡一份黨員義務!”2020年2月4日,魯國華將5000元錢捐到了公司辦公室。“作為一名老黨員,面對此次疫情,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第一身份,在他的感召下,公司黨員共捐款24150元用于疫情防控。”高臺公司辦公室負責人說道。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甘肅好人”魯國華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始終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主動參加無償獻血、義務植樹和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始終堅持關心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生活困難職工等特殊群體,用點滴溫暖為他們提供“保姆式”親情服務,常態化上門開展走訪,為轄區獨居高齡老人安裝“小紅心”一鍵服務服務終端,幫助老人排查家中用電設施、線路安全隱患,給予衛生清潔、物資幫扶、親情陪伴等志愿服務。此外,魯國華一有空就會來到3戶幫扶對象家中,送去藥品、補品和生活必需品,叮囑他們安全用電,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逢年過節、生病住院也總是帶著慰問品前去看望,南華鎮義和村的何秀蘭老人總是感慨地說:“魯經理幫我們辦實事,辦難事,真心實意的關心我們,我們很感激他!”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領,魯國華積極與政府部門對接,持續深化政企合作,在鹽池工業園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東聯村分別建立“村網共建”便民服務點、“光明服務站”和“光明驛站”,將每周二確定為電力便民服務日,安排志愿者現場辦理業務,為客戶提供用電咨詢、繳費、報裝、政策宣講等服務,打通供電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架起黨群連心橋,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電力獲得感。
竭誠盡智,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紅色高臺、文明有我”。魯國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縮短服務時間,提高服務效率,他帶領一線員工自主研制的“小黃車”移動營業廳,獲得國家、省、市多個職工創新獎項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在全省公司系統轉化量產使用,把優質便捷的用電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切實解決了供電服務的“最后一百米”問題,被群眾親切的稱為“電駱駝”。同時,他依托該創新成果,在多年的實踐應用中,摸索設計制作出“電駱駝”系列文創產品、挖掘凝聚的“電駱駝”文化品牌應用案例榮獲全國品牌應用案例二等獎,“電駱駝”品牌逐漸家喻戶曉,成為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和服務人民群眾的一張名片。
在行業幫扶工作中,如何提高農村電網設備水平和供電服務水平,讓農村地區的群眾實現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如何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魯國華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亟待解決的問題。公司上下同欲,積極發揮行業優勢,定期到鎮、村、社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現場調研用電項目需求,了解大客戶用電情況,主動為紅色高臺助力,為生態家園賦能。2023年,公司爭取農配網改造項目106項,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43.53公里,新建及改造0.4千伏線路7.69公里,安裝配電變壓器16臺;促成產業單位在縣城建成投運3座“彩虹充電站”;大力開展不停電作業,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勁有力的電力保障。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捐贈資金100萬元,為定點幫扶村南華鎮義和村修建600噸冷庫一座,為義和村集體經濟和“建檔立卡戶”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甘肅好人”魯國華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激勵每一位員工“爭先、爭優、爭強”,帶動著更多群眾加入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實踐行動中,以“微服務”提升“大文明”來引領群眾、以“志愿行”溫暖“身邊人”來關愛群眾,使“好人效應”在紅色高臺落地生根,崇德向善的社會正能量得到賡續傳遞。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