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5-11 17:20
中國能源新聞網通訊員 郭尚霞
劉廣,1991年參加工作,現任國網北京房山供電公司五級職員兼變配電二次運檢室班長。扎根電力一線32年,在繼電保護領域工作了20余載。他是北京市電力公司電網工匠,更是房山供電公司繼電保護專業的守護者、主心骨、引路人。他始終忠誠向黨、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書寫溫情電力故事。
深耕細作守護者
“安全來源于專注,工作時精神要高度集中,這就是繼電保護專業的特點。”劉廣時常緊繃安全弦,磨礪出了慎獨的精神境界。所謂慎獨,之于他人是坦蕩,之于自己則是安心。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劉廣作為一名新的變電站值班員。初識變電站,好奇心與求知欲牽引著他,腳踏實地掌握每一類設備運行狀態,考究設備間的內在聯系。9年來,他用腳步丈量了房山區18座變電站,運維重點、操作要點,都牢牢記在他心里。
劉廣來到繼電保護專業后,他深知變電站里每一套繼電保護裝置都關系一臺設備甚至整個變電站設備正常運行。他開始手拿圖紙核對每一個回路的信號指示和壓板位置,分析影響裝置運行的原因,用繼電保護儀、直阻儀、萬用表測量數據。日積月累,手中圖紙都存在了腦海里。
2020年,劉廣被評為北京市電力公司電網工匠。他一直在技術領域深耕自己,一把改錐擰過多少螺絲,他不記得了,摘下手套清晰可見大拇指、中指和食指間留下了歲月的老繭。同一張圖紙,他看了又看,腦子里明明記得,只是工作容不得出錯,要反復核對。你要問他工匠是怎樣工作的?劉廣總是靦腆一笑,他只知道踏踏實實干,電網安全他就安心。
彈指一揮間。劉廣平日里儒雅豁達,為人樂觀大度,工作起來一絲不茍,分析問題深思熟慮,處理異常干脆利落。他用匠心守護無聲的設備,就像是他的老朋友,熟悉又關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著。
見微知著主心骨
“測量顯示沒有電位。”班組成員王赫手持萬用表正在測量油位異常信號線。
“別著急,咱們把測量的信號回路和圖紙再核對一遍!”2022年12月27日,劉廣站在某變電站2號變壓器端子箱側,一邊拿著圖紙分析變壓器非電量保護油位異常告警信號來源,一邊裹了裹深藍色工作服說道。
冬日的寒風凜冽,劉廣和班組成員穩穩地站在變壓器下的鵝卵石上。劉廣眉頭緊鎖,炯炯有神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圖紙看。“是這里的問題。”劉廣指著圖紙上的光隔元件說道。鎖定原因后,劉廣調整測量方式,再次用萬用表測出了弱電電位,確定是繼電保護裝置信號正確。隨后由一次檢修班組處理,告警信號消除,設備恢復正常。
只要有劉廣在現場,班里的人都很踏實。干繼電保護工作就得沉得住氣,在細微之處見真章,查驗信號和數據的“蛛絲馬跡”,找準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狀態的“鐵證”,保護一次設備安全運行。劉廣不僅是繼電保護高級技師,也是現場的主心骨。
劉廣帶領的繼電保護班是一個積極進取、和諧團結的班組,他們扛起房山電網繼電保護裝置的運維、校驗和檢修工作任務。隨時待命,朝夕與設備相伴,心想一處、勁使一處。經過連續多年不懈努力,獲得房山供電公司“無違章班組”“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答疑解惑知心人
“四年前,我剛來繼電保護班,想著先把變壓器學透了,總是拿著圖紙問師父問題,劉廣師父卻帶我去校驗10千伏饋線。”于昕越說。
每次去現場前,劉廣都會拿起他那把用了20多年的改錐,仔仔細細端詳,撕開絕緣膠帶,將破損處緊緊纏繞,只露出很小一個改錐頭,再次檢查后才放進工具包里。
剛開始于昕越對劉廣的慢條斯理不理解,她覺得干技術應該干脆利索。接觸的時間長了,她才逐漸理解了老師傅的做法。
“繼電保護是個細致活,工作時需得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干技術就要從簡單的10千伏饋線學起,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劉廣說,改錐頭在端子排上指哪就得在哪,哪怕是一個分神,手和眼就可能從一條二次線蹦到另一條上,密密麻麻的線路和數據,考驗著繼電保護人的恒心和毅力。
說起劉廣,于昕越總是由衷地感謝他的諄諄教誨。每次向劉廣請教問題,他總是在實踐中親身示范、適當點撥,不僅能豁然開朗,還加深了對解決問題的記憶。劉廣還很關注班里人員的精神狀態,誰身體不舒服、家里有事兒、工作找不到方向,他都會靜下心來跟他們聊聊,為年輕人指點迷津、排憂解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劉廣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用樸實的行動和堅韌的毅力兌現一名電力職工的擔當使命,守護著房山區36座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用辛勤汗水點亮萬家燈火。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