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2-07-05 17:29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慶文 報道 土生土長在山西陽城縣的一個農村娃兒,一路求學、求職到國家電網公司,又離京出塞,置身風雪茫茫又無限風光的內蒙古青城大地和呼倫貝爾大草原,王軍亮就像一位鐵血軍人,在櫛風沐雨、征戰四方中寫意感恩皇天后土、獻身電網事業的激蕩人生。
“古時有起源于呼倫貝爾的鮮卑人在山西大同、河南洛陽建都的歷史,近代有山西商人走西口建設內蒙的傳奇。山西和內蒙的相互交流和包容并蓄從來沒有停止過。作為一個純粹的山西人,我一直以來非常向往內蒙古這片土地,甚至可以說是有深深的‘內蒙古情懷’。所以在總部選拔援蒙干部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報了名。”侃侃而談的王軍亮,儒雅的外表中透著剛毅和深沉,“在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工作近10年,常碰到總部和基層關注點不一致、互相不理解等情況,到國網蒙東電力援蒙掛職就是想要深入了解公司上下運轉的每一個環節,以便以后能更好地服務基層。”
坦誠的內心,坦蕩的情懷!一如他短暫而又深情的援蒙歲月,全過程、全身心······
投身千里大草原 獻力北疆促發展
掛職前,他對內蒙古的印象只是大能源、大草原、大森林、大邊關、本地人好酒好客等等。掛職后發現,在這苦寒之地運維設備、建設電網的難度之大不可想象,在這人煙稀少但廣袤的土地上供電投資收益率之低不可想象,工作在他向往的這片土地上的國家電網人,竟然在極寒冰雪的祖國北疆,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甚至畢生的精力,在安全生產、電網建設、供電服務等各領域譜寫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蒙東電力在國網27家省級電力公司中,成立雖晚,但是卻在破解呼興兩地設備和管理基礎薄弱、老舊設備多,內蒙古嚴重‘窩電’等難題中為國家電網公司、為國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這種駱駝品格和蒙古馬精神,深深震撼和感動著我的內心,激勵著我必須勇毅前行的情懷。”談起這些,王軍亮的眼神熠熠生輝,非常感慨。
掛職國網蒙東電力任設備部副主任、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期間,他全面的專業背景、豐富的實戰工作經驗和致力蒙東發展的初心,使他工作起來既得心應手,又激情滿滿。多次親歷大型技改、大修和搶險現場,如500千伏白巴雙回線抗冰改造、±800千伏昭沂線塔基重大隱患整改、援豫抗洪保電、呼倫貝爾“4·25”冰雪災害搶修等現場,結合多年安全監督工作經驗和蒙東“一標雙控”本質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一線,從容指揮。開工前,組織工作人員細致分析主要危險點,提出管控措施;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組織和技術措施,做好監督;完工后,即時總結,不斷改進現場作業,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國網蒙東電力設備部負責人介紹說,援蒙掛職的兩年時間里,他特別注重分管領域的規劃工作。通過大量細致的調研,摸清專業現狀,制定中長期規劃,努力引導分管專業能朝著科學、正確的方向發展。在他的主導下,歷史首次編制了國網蒙東電力輸電線路跳閘專題分析報告,詳細分析了8年來220千伏及以上線路跳閘原因,對輸電運維、日常巡視、極端天氣、防鳥、防雷、全景監控、無人機和可視化等方面工作提出建議,為十四五期間輸電技改、大修和建設項目規劃和儲備提供了決策依據。
針對配網高跳線路多、生產類投訴多等情況,開創性地組織編制了2020、2021年生產類投訴分析報告和配電線路出口停電分析報告。對兩年來數千條生產類投訴逐一整理,分類歸納挖掘,對配網運維、網格化服務、用戶設備、極端天氣、供指中心定位、監管與考核、配網感知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議。全量分析了每一次停電的原因,局屬及用戶設備運維和故障情況,根據輕重緩急安排近幾年配網專業重點工作、重點工程,為國網蒙東電力配網提升奠定了基礎。
“他是沉靜儒雅的勇者,更是穩進疾行的鐵血漢子!”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負責人對他敬佩不已,“2021年11月底,在滿洲里等地疫情緊急的時刻,他逆行而上,赴任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到任后,立即組織配網辦和有關旗縣公司對疾控中心、醫院、集中隔離場所等一級保電場所開展特巡特護。組織并帶領共產黨員突擊隊為呼倫貝爾防疫賓館、隔離點、卡口等臨時電源接引共計224處,臨時敷設電纜4600米。為滿洲里5個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進行緊急電源供應,對3個重點隔離場所進行線路臨時改造,保障戰‘疫’用電,圓滿完成抗疫保電任務?!?/p>
2022年4月25日至26日,呼倫貝爾海拉爾、陳旗等地遭受歷史罕見局地強風、暴雪冰災天氣,輸配電設備出現大面積覆冰、舞動,設備受損嚴重。面對嚴重的電網災情,他毅然放棄五一假期回家團聚的機會,第一時間抵達受災最重的陳巴爾虎旗,在現場成立搶修工作領導小組并擔任組長。從4月26日至5月4日,整整9天全程堅守在各搶修現場,組織協調十余支共300余人的搶修支援隊伍連續奮戰,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全部搶修、送電任務,點亮了一個又一個蘇木、嘎查······
千里援豫保供電 草原奇兵美名傳
2021年7月22日至8月5日,他作為國網蒙東電力支援河南抗洪搶險保供電現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和臨時黨支部宣傳兼群(青)工委員,帶領355名精干員工、85臺搶險車輛馳援河南,溝通聯絡和指揮所有搶修事宜,克服炎熱、物資短缺、現場條件惡劣等諸多不利因素,調動應急發電車為12處保電地點提供電力供應,累計修復開閉站、配電所11座,敷設或檢修10千伏配電線路4.35公里、0.4千伏配電線路28.01公里,新裝箱變7臺,新建或更換開關設備243臺,為30665戶用戶送去光明。
援豫保電任務完成后,他沒有沉浸于河南人民對蒙東電力草原奇兵高度贊譽之中,而是全身心的總結應急搶險經驗、梳理問題短板,提出了“科學研判和關心關愛、通力合作和高效協同、準備充分和隊伍過硬、分類施策和先復后搶”4點啟示,進行了“搶險救災裝備配置水平、輸變電設備設施防汛能力、配電設備設施防汛能力、主業班組業務能力、重要用戶自身供電保障水平、電纜精益管理水平”6個方面亟待提升的反思,引起國家電網公司的高度重視。
“援豫保電經歷,是我人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使我的實踐經驗和實戰能力都躍上了一個新高度。而且,通過援豫各省公司的經驗總結和問題梳理,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的應急保障能力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說起這些,王軍亮的心情既沉重又欣慰。
足跡遍布銀線路 強化配網促振興
王軍亮到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掛職副總經理后,就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本部人員紛紛議論:“這位新副總來了有一陣子了,可是很少能見著面兒!”
各旗縣公司驚呼:“剛聽說市公司到任一位新副總,就來咱們單位調研了,把咱們這兒的配網情況摸了個透?!?/p>
幾個月里,他通過現場查看、跟旗縣供電公司班子成員、一線班組和供電所員工座談等方式,走遍了呼倫貝爾各供電服務區。
了解到呼倫貝爾配網自動化起步晚、基礎弱等情形后,立即組織編制了呼倫貝爾公司“高質量推進配電自動化建設應用三年行動計劃”,以數字化、智能化設備管理賦能賦智為手段,以進一步縮減用戶停電時間為導向,以提高用戶供電可靠性為目標,逐步完善配電網網架結構、提升配電自動化設備有效覆蓋率,構建主站集中控制、保護級差配合等多種形式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應用體系;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實現配電自動化應用指標的顯著提升、主站系統圖模準確率100%、配電自動化設備在線率不低于95%和遙信動作正確率、遙測準確率、遙控成功率和饋線自動化動作正確率不低于90%的奮斗目標。
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配網辦員工這樣評價王軍亮:“他思路開闊,學識淵博,工作扎實。在‘配電網工程3343管理體系’基礎上提出將云督查和防災減災設計納入體系,完善體系架構,創新管理生態,為‘3343’指出了多元化發展方向,使咱們的配電網管理水平步步攀升,對生態綠色北疆、牧區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保障和促進能力顯著提高?!?/p>
錨定兩型和五化 新正電工亮品牌
人力資源和呼倫貝爾新正公司也是他的分管領域。在他看來,對于呼倫貝爾新正公司來說,“兩型五化”既是發展模式,也是發展目標。作為分管領導,他特別注重以“謀事”定位模式,以“成事”錨定目標。通過深入調研發現近三年新進員工技能水平不高、實際配網運維和搶修工作中“頂不上”等現狀后,便下決心指導、組織人力資源部門統籌制定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十四五”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摸清各專業一線人員技能現狀,建立營銷服務類、生產運行類、生產保障類、信息通信類等各一線崗位新手、熟手、能手標準,明確每年培訓目標和十四五末各崗位熟手、能手的數量,對新電工技能水平提出目標要求,力爭全面提升一線人員技能水平。
他說:“企業能否正常發展成長,關鍵在人。在呼倫貝爾新正公司穩步實施人員技能提升規劃,就是要在大批由老農電工轉型人員即將依次退休的情勢下,下決心花大力氣持續提升新入職人員的技能水平。這樣既能守住配電運維的‘飯碗’,又能大力開拓市場?!?/p>
一位即將退休的新正電工這樣表述他的內生動力和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前我們是農電工,身份非常尷尬,干著電業的活卻不是電業的人,屬于第三方派遣人員,工資收入也很低,而且一輩子也沒有晉升的機會?,F在我們成了呼倫貝爾新正公司的員工,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而且公司各層級都實行崗位聘任制,技能水平越高,承擔的崗位責任越重,收入越高?,F在我們這些老員工都愿意盡全力向新員工傳授經驗和技能,幫助他們盡快成長?!?/p>
京蒙兩地情相牽 事業天倫兩難全
兩年的援蒙工作結束了。
他知道,兩年來,自己與內蒙古深深的情緣,將像草原上的藍天、白云、綠草、碧水一樣,時刻溫暖、澄明、潤澤并堅強著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他感動,蒙東人舍小家、為大家,踏冰雪、冒嚴寒、戰狂風,不為名、不為利,竭盡所能守護祖國北疆供電事業,為祖國東北部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能源,為散居的邊民供應可靠的電力,默默無聞地描繪著生態綠色的大美北疆。
他欣慰,自己雖然虧欠退休且身體欠佳的父母太多的床前、身邊和膝下,卻沒有辜負父母“你是男人,要像草原上的雄鷹一樣翱翔,像老家村頭兒的老榆樹一樣活成大家的風景和蔭涼!”
他淚奔,心愛的妻子每天除了繁重的工作,還要每天照顧自己的父母,接送兩個孩子學校上下課和往返培訓班,但是每次視頻通話,都絕口不提獨自撐家的苦和累,而是柔情似水、語切心長地提醒他、關心他、鼓勵他。
他默念:“內蒙古,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這片讓自己厚重升華的土地,這片蔥蘢著自己的理想和希望的土地,這片浩蕩著自己生命音符的土地......”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