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1-12-31 15:09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巖 報道 1999年,18歲的王操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在部隊里,王操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吃苦、善學習、懂感恩的解放軍戰士,五年里先后榮獲三等功1次,“優秀士兵”稱號3次。
2005年,從部隊退伍后,王操一直在烏海供電公司工作,今年已是第22個年頭了。脫了軍裝在工作崗位的他,秉承軍隊光榮傳統,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初心使命。
“幫助他人是我應該做的”
曾經是軍人的王操,將軍人的吃苦耐勞、嚴謹認真的優秀品質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工作中認真鉆研業務知識,不怕苦不怕累,因為業績突出曾榮獲內蒙古電力公司安康杯先進個人,多次榮獲烏海供電公司先進工作者,同時熱愛鉆研的他曾榮獲自治區QC一等獎。王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2016年加入烏海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2019年加入烏海藍天救援隊、2020年烏海基干民兵水上救援隊。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退伍不褪色,熱心幫助周圍的人,積極參加社會救援。
2021年6月的一天,基干民兵的微信群里發出水上救援任務,王操第一時間在群里回應,并迅速驅車前往事發地點。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后的他,隨即穿上救生衣、拿上救援桿、坐上橡皮艇、劃向落水區域展開搜救。夏日的陽光格外刺眼,緊盯著河面、不愿放過每個細節的王操和隊友們就這樣尋找近4個小時。“發現落水者!”“快,加快速度劃過去!”最終,落水者被王操及隊員合力救上了岸,不幸的是,由于溺水時間過長,落水者已經停止了呼吸。
這已經不是王操第一次見義勇為了。2018年,烏海的暴雨讓每一個烏海人都記憶猶新,對王操來說更是如此。那天,王操在回家的路上看見有人漂浮在湍急的洪水中,見狀,王操沒有絲毫猶豫,一躍入水解救落水者。王操說“我是一個普通的電力工人,我也是一個民兵,更是一名黨員,幫助他人是我應該做的,當初參加救援隊的初心就是想幫助身陷困難的人,即使再危險、再辛苦我也覺得很快樂、值得。”
“最危險的地方,讓我先上”
2021年10月27日深夜,王操在看到民兵微信群招募志愿者到額濟納旗抗疫支援的信息時,久久沒有入睡。第二天一大早便來到單位請示希望可以參加去額濟納的支援任務。經組織同意后王操立即在群內報名:“我有參加疫情防控任務的經歷,危險的地方,讓我先上!”
來到額濟納后,經過簡單整理,整裝編隊后,王操被分到第三組,同時擔任133點位組長。他所在的點位在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的一片拆遷區。該區域防控任務較為艱難,是唯一一個沒有執勤住所的點位,王操沒有向組織申請住所,帶領隊員們著手開始搭建帳篷。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合作,兩個帳篷搭建好了。執勤點由于是荒灘野外,沒有電、也沒有水。王操聯系當地社區,得知1公里外有個加油站可以接電取水。便帶領隊員攜帶接電裝置、水桶徒步去加油站協調用水用電問題。搭建完必備的生活設施已是下午了,一天沒顧上吃飯的王操簡單泡了碗方便面立即投入到防控任務中。由于該點位人口居住居住的平房區比較分散,在配送物資、回收垃圾、張貼封條、裝卸物資都需要他們徒步一家挨著一家送。在為居民運送物資時王操得知他們所負責點位上有一戶老人家身患糖尿病,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外出,停藥已經20多天了。王操立即聯系上級指揮部聯系到了藥店,并去藥店取上藥送到老人家手中。
來到額濟納的第二天趕上了第一場冬雪,氣溫驟降,由于是拆遷區當地居民只能靠燒煤取暖,由于缺煤老百姓求助到王操,但經多方聯系后暫時未能解決,看到老百姓的取暖問題解決不了,心急的王操沒有向上級匯報將自己值守點的煤炭分發給老百姓使用,解決了燃眉之急。
到了深夜除了排班的隊友在值守外,其他隊友都休息了,作為隊長的王操還要做好一天工作記錄,統計管轄點位人員信息,核酸檢測情況進行上報。在額濟納支援的日子,王操堅守奉獻初心,守好了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
無論是戰疫第一線,還是救援現場,作為退役軍人的他不懼危險、逆行出征,用實際行動詮釋在軍營大熔爐里樹立的遠大理想、熔鑄的堅強意志、培育的奉獻精神。戎裝雖脫,初心不改。王操秉承軍隊光榮傳統,永葆軍人本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初心使命。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