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1-12-07 17:27
“你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完成10kV電纜絕緣電阻測量,并做好了現場清理和工器具擺放,考試合格。”10月26日,在國網宜春供電公司組織的供電所長能力測試中,一名考官對參賽的供電所所長說道。“還要多謝您的指導,考試雖然結束了,但學無止境,期待有機會再次參加這樣的考試。”這名所長感激道。
他叫彭文榮,來自國網宜春市上高縣供電公司田心供電所,日常的他大巧若拙,與人為善,對同事一直都是和顏悅色。作為一名電力職工的兒子,他對父親從事電力工作多年以來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耳濡目染,父親一直諄諄教導他要為民辦實事,2004年在大學畢業后,他選擇繼承父親的衣缽,繼續從事電力行業,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光明。
虛心求技
入職的第一年,彭文榮便分配在安全監察部,作為一名安監人員,需常常前往現場監督日常生產工作,但作為一名新人,難免對安規不熟悉。為了盡快適應工作,他經常通宵達旦,學習安規知識,遇到不懂的,他就虛心請教身邊的同事,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新人,他克服專業瓶頸,僅一周時間,便將安規知識了熟于心。“好小子,還以為你參加工作后,會進步很慢,沒想到這么快就進入狀態,加油,爭取比我更出色。”父親彭志偉鼓勵道。
2009年,工作了五個年頭,他不顧及別人認為的“傻”,義無反顧,放棄安監部的管理專責崗位,選擇去變電運行集控中心、變電工區維操站成為一名班員。“只有到了一線,才能學習辦公室接觸不到的基層知識,更好地為用電居民服務,即使吃虧也無關緊要。”在成為班員后,他又重新調整角色定位,以“新人”定義自己,認真學習變電站倒閘操作、變電工作票辦理、變電站監控、變電站巡視、事故處理等知識,并迅速成為班組技術精英,順利完成變電站的每次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
2019年10月,作為公司骨干人員,彭文榮又主動申請去支援離縣城最遠的且指標成績較為靠后的田心供電所。為了盡快熟悉供電所線路狀況,作為所長助理的他每天帶著配網一次接線圖,拉著線路責任人員陪同,長達10公里的路程是他日常的巡線軌跡,1個月時間,他把供電所的配網線路全部熟悉了。
田心供電所指標較為落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術業有專攻”,彭文榮刨根問底,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分析。通過合現場查勘和專業人員的指導,他查找到了指標落后的原因:田心供電所線路絕緣化率低,而隨著田心鎮工業園區工廠新增,很多人員返鄉,造成了配變重過載,線路“卡脖子”,設備低電壓,既造成供電所指標薄弱又嚴重影響居民用電體驗。
全心為公
2021年4月,彭文榮因表現突出被公司任命為田心供電所副所長,本以為他會更輕松一些,結果他更加忙碌了。“怎么你現在越來越忙了,周末也看不到你著家,兒子都說好久沒看到你了。”妻子電話里嗔怒道。“周末有一個自主實施項目,我要安排好現場情況和人員分工,馬虎不得,等我忙完這段時間,我就多回去看看兒子。”彭文榮連忙解釋。
改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責任心,為扭轉田心供電所部分指標長期落后的現狀,他和所長主動帶頭,決定從工作作風著手,結合新管理體系重排“所務工作”,將所長也納入其中,推行《供電所綜合管理評價辦法》和“一定三積分一專項”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從員工勞動紀律、工作態度、廉潔從業、協同作業等多維度考量員工績效,讓考核公平公正。為了讓大家更加信服,他把自己安排在周末值班,一旦知道有施工任務,總是第一個沖向現場。在田心供電所,彭文榮的事跡不勝枚舉,積極推動運維消缺、農網改造、自主實施項目的申報、落實,帶頭登桿作業,提前完成自主實施項目,帶領客戶經理挨家挨戶推廣“三率”,幫用戶安裝電表……所里同事都評價他大公無私。
2021年9月10日,正值周五,20點他從所里開車到家,饑腸轆轆,剛想回家吃飯,卻接到所里值班員工說10kV斗門線茶亭嶺臺區發生外破事件,他忘記了饑餓,到家門而不入,驅車前往現場。然后他聯系交警,組織員工辦理工作票、領取物資、做好安措、克服夜晚多重不利因素,一夜無眠,趕在天亮之前完成了搶修,這是他全心為公的縮影之一。
截至2021年10月,田心供電清除線路樹障隱患2062余處,更換高低壓裸導線18.815公里,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4.022公里,配電臺區15臺、低壓線路36.704公里,10千伏線路跳閘3次,同比下降25%,有效提高當地的電網可靠性,消除了線路“卡脖子”問題,讓家家戶戶都得到優質的用電體驗。
用心護家
工作的忙碌,讓彭文榮對家庭的付出減少,“還要多謝我的妻子包容理解,她為這個家庭付出太多了。”由于父母和岳父、岳母年齡較大,照顧家庭的重擔基本壓在妻子身上,但他的妻子是一名醫生,時常值班,并經常要守夜。2021年隨著升學,兒子成績卻出現下滑的跡象,由于處于叛逆期,孩子不與父母溝通交流,面對這種困境,妻子一籌莫展。
7月,正是學生暑假時期,卻是供電所迎峰度夏的關鍵時期,搶修任務重、施工任務多,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彭文榮選擇在田心供電所辦公樓附近租下一套房子,方便照顧兒子。從此彭文榮更加繁忙了,早上出門給兒子布置暑假家庭作業,下班后檢查作業,并安頓好兒子的一日三餐。在這個離家很遠的鄉鎮,讓兒子擁有了家的感覺。叛逆期的兒子對父親放下了防備,更愿意與彭文榮分享自己的生活、學習想法和困惑,孩子與家長得到了緩和。
看到彭文榮對家庭的用心,所里同事們十分動容,經常搶著彭文榮分擔工作。而隨著公司“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推進,彭文榮配合公司,以供電所“家”文化為契機,改善田心供電所辦公環境和基礎設施,加強團隊文化建設,營造員工歸屬感。休息時間,彭文榮積極組織、策劃各種集體性活動,有效加強了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讓大家凝心聚力,所里員工們更加團結了,工作也更有干勁。
彭文榮日常出門總喜歡帶個筆記本,去用戶上門走訪時他都會把客戶的問題記錄在本子上,并想方設法幫忙解決。“老百姓的用電問題就是我們的用電問題,只有大家用電好了,我們才真的好。”這是彭文榮經常說的話。所里員工們也不知不覺受了他的影響,積極幫轄區用戶解決各類用電疑難雜癥。2021年田心供電所消除了轄區的無電區,3萬余戶居民家家通電,工單數量為22件,同比下降53%,大家都一致稱贊田心供電所的服務優質,在萬家燈火的守護背后,是彭文榮一直以來的用心付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彭文榮,一個樸實無華的電力員工。17年來,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和諾言堅守著電力人的初心,踐行著萬家燈火通明的神圣使命,一路風雨無阻,多次榮獲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及文明員工標兵榮譽。他帶領身邊的員工讓“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落地生根,用自己的赤誠之心筑牢了供電企業與居民的魚水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鄒曦)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