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1-08-18 17:11
情緣冬奧 “編織”堅強電網
——記國網冀北智能配網中心配網規劃建設部主任張振強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何志媛
近日,在張家口崇禮冬奧現場,“雪如意”跳臺滑雪場腳下,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網中心(以下簡稱“冀北智能配網中心”)配網規劃建設專業的帶頭人張振強及其團隊在臨電項目現場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那抹印有國網綠的安全帽與“雪如意”遙相呼應,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燁燁生輝。
冬奧臨電項目是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擔冬奧供電保障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于張振強,這不僅是一份艱巨的任務,更是源于內心的一份向往。
緣起“配網”
2018年9月,扎根電網28年的老兵張振強加入冀北智能配網中心。當時的他已經歷經了電網設計、規劃、運行,配網營銷、運維、工程等多個崗位的歷練,取得了“首批秦皇島市市管優秀專家”“國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系統內外諸多榮譽。
“從秦皇島公司北戴河供電中心主任來一個改革轉型新成立的單位?”面對質疑,張振強卻有著自己的信念。“冀北智能配網中心是國網系統唯一一家處級配網專業機構,我愿意發揮自己多年積累的專業能力和實際經驗,為公司和配網高質量發展貢獻光和熱。”
2021年,在國網冀北電力公司設備部指定冀北智能配網中心牽頭秦皇島供電公司、冀北電科院聯合打造的冀北公司“一站一線一網”科技項目中,張振強作為配網領域的專家積極投入其中,從立足前沿技術和冀北配網實際到確立“基于物聯網邊緣計算的智能配電變壓器的臺區自治研究”等三大研究課題,從深入一線優選“一網”科技項目落地實踐臺區及網架到統籌考慮理論研究與工程現場落地實施關鍵點,張振強用實力推動著“一網”科技項目快馬加鞭地落地建設,也為提速打造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的智能化配電網注入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8年至今,張振強帶領部門業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飛躍和突破,專業質效在配網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初次相遇
2020年8月,冬奧配網工程建設進入了最吃勁的階段。為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國網冀北電力公司設備部指定冀北智能配網中心承擔冬奧配套配電網工程現場督查工作,自此,也開啟了張振強和冬奧的不解之緣。
在隨時斷交施工的泥路上,憑借豐富的經驗摸排沒有標識的開閉站;冒著危險鉆進深度達數米的電纜隧道記錄線路走向;臨時窩棚下一頓簡單的泡面……張振強走遍了項目涉及的所有關鍵點,在第一期督查工作報告中首次呈現完整的“冬奧配套配電網工程接線示意圖和電纜隧道示意圖”——5個10千伏環網,13座10千伏開閉站和131千米配套電纜。
梳理網架結構,跟進工程進度,定期撰寫報告,張振強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護衛”著冬奧配套配電網工程的建設。
再次相逢
6月底,作為國網冀北電力公司冬奧臨電建設組的常務副組長,張振強駐扎現場開展項目建設管理工作,離開冬奧現場近半年后的他又再次回歸這片土地。
第一周,張振強便逐一勘查現場,快速匯總整理臨電建設需求——以66臺10千伏箱變、45.9千米10千伏電纜及355.2千米0.4千伏電纜為主體的工程規模。
為確保10月底完成項目建設,張振強經常頂風冒雨深入一線,冬奧臨電項目就如同他自己的孩子,見證它孕育,護航它成長,不允許有半點的閃失。
如今,張振強依舊奮戰在冬奧前線,正在用實干與奉獻彰顯著冀北電力人“為冬奧提供安全可靠、清潔綠色電力保障”的責任與擔當。對于張振強本人,他也在續寫著屬于他的冬奧情緣。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