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1-07-02 14:54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孫立娟 報道 6月17日,在位于冀北文安縣新鎮鎮周莊子村西的新鹿35千伏變電站內,國網文安縣供電公司變電檢修班班長高永剛正在和班組成員一起,冒著40攝氏度的高溫,進行10千伏4號母線206電容器增容、10千伏5號母線207電容器增容工作。
不遠處,金黃的麥浪在風中翻滾,在收割機的轟鳴聲中,飽滿的麥粒被送進農戶早早備好的谷袋兒里。
“干好這行,讓電輸送到千家萬戶?!?/p>
在變電一線堅守24年,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生產技能專家、本專業的“黨員先鋒”,高永剛的足跡遍布文安地區14座變電站的各個角落。
哪里有檢修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通過對設備的巡視,就能準確判斷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就能對設備存在的缺陷和隱患掌握個八九不離十。
“留鎮35千伏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增容及35千伏母線分段工程順利完成,投運正常... ...”6月10日17時38分,隨著高永剛的一聲匯報,留鎮35kV變電站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變電站是電能轉換樞紐,接的是千家的電,連的是百姓的心。
當日5時許,為保證主變增容早日投運,高永剛現場指導,各部門緊密協作,舊主變拆移、新設備就位、吊裝、調試及驗收,工作有條不紊。
歷時12小時,17時38分,留鎮35千伏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增容及35千伏母線分段工程成功送電,保障文安縣大留鎮、董村管區迎峰度夏期間正常用電。
“保電的事兒,就是最大的事兒。”
心中有擔當,肩上有力量。白天,高永剛把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注意事項等記錄下來,晚上找出專業書籍,一一對照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總結。
24年來,他的一本本工作筆記,工整地記錄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打個比喻,我們的變電站相當于心臟,而一條條線路相當于血管。如果變電站這個心臟出了故障,就可能造成大面積停電。”在設備運行中,通過辨別設備異音,及時發現設備安全隱患,不放過發現的任何安全隱患,深入分析問題原因,制訂整改計劃。
3月1日,興隆宮35千伏變電站10千伏5號母線電壓異常,如果不及時處理,該變電站10千伏5號母線所帶負荷,計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將會給供電公司帶來很大損失。
時間緊急,接到指令的高永剛火速趕到現場。他首先判斷電壓互感器熔斷器熔斷,在更換熔斷器后,異常還在,他又憑著扎實的工作經驗,判斷電壓互感器絕緣擊穿,用儀器測量后發現,電壓互感器絕緣為0。
隨即,高永剛等人利用曾獲得專利證書的“一種升降器”更換了備用電壓互感器。不到40分鐘,故障就排除了。
“每一份責任都是一束光”
對于高永剛來說,守得住寂寞,守得住責任,讓組織放心,讓百姓安心,這是他一直堅守變電崗位的生動詮釋,也是一名普通共產黨人對平凡崗位的鄭重承諾。
2018年,高永剛榮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廊坊供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把本事揣到自個兒肚子里,就算24小時不合眼,能解多少難題?”作為班長,高永剛堅持做好班組成員的培養工作,努力做到讓班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
高永剛所帶領的變電檢修班曾連續9年榮獲廊坊公司“先進班組”榮譽稱號。2014年,高永剛及其班組發明創造的“一種升降器”榮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并廣泛應用于實際操作中。
他的“徒弟們”說,他傳的不只是手藝,還有擔當。
高永剛說:“黨員怎么能吃閑飯?!要有擔當,還要帶著更多的人能擔當。要知道,每一份擔當都是一束光。光聚得越多,老百姓的眼前就越亮堂?!?/p>
燈光耀眼,城市璀璨。每當絢麗的燈光照耀著古洼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時,那璀璨明亮的燈光,凝聚著變電檢修人至真至誠的擔當與奮斗。24年來的辛苦,對高永剛來說,只換成了一句話:作為變電檢修人,我很驕傲!作為共產黨人,我很自豪!
責任編輯:高慧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