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1-06-30 17:49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榕榕 報道“有人說,高壓電是兇悍的‘老虎’,帶電作業無異于‘虎口拔牙’,干這行就得膽大心細?!?/p>
離地二十多米高空,二十二萬伏高壓帶電作業,四十九歲年紀,近三十年的工作經驗,如此高強度高危操作已經進行了幾萬次。誰可以做到這樣的堅持?
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高會民就可以!
“只有摸透了它的‘脾氣’,掌握了科技手段,這只‘電老虎’同樣可以馴服?!?/p>
手腳并用攀上高聳入云的鐵塔,與高壓導線親密接觸,在外人看來,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
高會民,1991年入伍,在海軍某部服役,是一名潛水兵。1994年退伍后安置到當時的華北電力有限公司秦皇島電力公司工作,當上了一名輸電線路檢修工,一干就是三十幾年。
從百米水下的“深潛蛟龍”,到百米高空高壓輸電線路的“空中舞者”,從前水兵到大國工匠,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回憶,但在高會民眼里,卻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
“龍小二線89號塔發生故障,請盡快安排檢修!”
“收到,我們立刻行動!”
早晨七點,高會民和國網秦皇島公司輸電運檢室檢修二班的工友們從工作室出發,驅車幾十公里,來到位于秦皇島市撫寧區境內的龍小二線89號塔。塔上的避雷器鏈接導線發生斷股故障,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不及時處理,故障造成的間斷放電有可能把整條輸電線路燒斷,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保障供電質量,高會民要采用帶電作業,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跳閘或者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龍小二線89號輸電塔所搭載的是22萬伏的高壓輸電線,是秦皇島電力工作人員操作的最高電壓。
到達現場,高會民穿上密不透風的屏蔽服,背上20多公斤的傳遞繩,工具袋。手抓住桿塔幾下就上到了十幾米的高空。高空作業需要的是膽大心細,每一步都有滑落的危險,站在下面為他捏一把汗。
高會民說,帶電作業不是什么時候都能行的,一般風力不能超過5級,濕度不能超過80%,夏天雖然氣溫比較高,但這些條件都達到,所以更適合帶電作業。
夏日的秦皇島,氣溫接近三十度,因為地處沿海城市,在離地二十多米的半空中,海風至少有3級,讓整個作業更是難上加難。有著上萬次現場操作經驗的高會民,早已習慣在各種復雜惡劣的環境中工作。半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任務順利完成。脫下屏蔽服的一瞬間,高會民長出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水里撈出來一樣。
高會民說,今天天氣還算是好一點的,有點風還不算悶熱,回憶起2019年一次帶電作業,高會民倒吸一口涼氣。
2019年夏天,高會民爬上20多米高的鐵塔設施帶電檢修,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像個火球,罩在身上的屏蔽服像是個烤箱,鐵塔上,高會民一陣眩暈,四肢無力,他明白自己中暑了。接過同伴從地面傳上來的礦泉水,卻沒有力氣擰開蓋子。就這樣,他咬緊牙關一步步完成操作。下塔后,他一頭栽倒在地,絕緣服里的汗水淌了一地……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他的疫情假期和之前的每個假期一樣,他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堅守工作崗位,24小待命,隨叫隨到。
已經49歲的高會民,在電力維修一線已經工作了二十多年,論工作年限,論輩分資格,高會民遠不必這么辛苦。但是在高會民看來,他根本離不開一線。因為他在公司還有另外一個“名號”,就是“發明家”。
高會民說,干技術活是我的強項,在一線工作20多年,我熟悉輸電線路的運行及檢修現狀、電網結構運行方式,這會為技術創新提供更多靈感。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從現場回到“高會民創新工作室”高會民如數家珍地向大家展示他們團隊的小發明小創造。這里面沒有“高大上”的精密儀器,有的是來源于一線、應用于一線的“實用新型專利”。
高壓帶電作業修補導線滑動平梯:檢修人員可以坐在平梯上作業,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還多了一道安全保障。
架空輸電線懸掛異物清除裝置:使用這一裝置,在地面上即可清除電線上的異物,不用停電,省時省力,填補了國內導電線異物清除無專用器具的空白。
高會民堅持自主創新,通過制作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給企業創造了巨額經濟效益。通過二十多年的創新,高會民的新發明不勝枚舉,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就獲得了52項。明年,老高的專利就能湊夠54項了,這是一副撲克牌的數量,用專利證書打撲克,想想就很厲害的樣子。
高會民說,用心去鉆研,用心去對待這一項工作,用自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把這項工作干好,這就是我的工匠精神。
勞動創造未來,匠心鑄就夢想。扎根一線崗位二十多年,高會民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生產技能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網公司技能專家、省公司能工巧匠、河北省勞動模范、秦皇島市金牌工人……被榮譽光環籠罩著的高會民深深地懂得,一個人強不算強,大家強了企業才能騰飛,才能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互聯網企業貢獻力量。
“扎根一線傳幫帶,大家一起搞科研。”如今,活躍在輸電線路一線的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高會民把自己的心得、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同事們分享,讓更多一線員工成為創新主體、技術人才。高會民說,自己的創新之路還很長,很長……
責任編輯:王安琪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