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1-06-15 11:06
二十一載,“老政工”的攀巖之路
——記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侯國梅
郭慶楠
她從事黨建政工專業工作21年,是一名黨組織管理戰線上的尖兵,更是一名行家里手。她謙虛熱忱,不遺余力地傳遞著黨的聲音,她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地豐富著黨建載體,她探索求新,不斷融通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的管理壁壘,搭建黨支部標準化建設與責任落實的新模式,夯實黨支部基礎管理,實現黨建價值創造——她就是國網吉林電科院黨委黨建部黨組織與統戰管理侯國梅。
抓學習 思想建設促引領
21年抓黨務的工作經歷給了她更多的信心和底氣,只有親身投入進去,才能體會到黨務工作是一塊可深耕的沃土,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她總是第一時間逐字逐句研讀中央精神、國家大政方針,反復琢磨黨規黨紀、規章制度中重點章節和重要內容,遴選貫徹落實中的關鍵點,每月推送至黨委理論中心組和黨支部學習安排中。
“黨內學習機制一直都有,但作用發揮到什么程度值得商榷,這也正是黨務管理工作的關鍵之處。”侯國梅深有體會地說。她抓住理論中心組成員這個“關鍵少數”,不斷完善學習機制,由一位班子成員領學,內容自選,領學成員可以帶著大家讀原文,也可以開宗明義,直接談感想、談啟示。“別小看每個月的學習。”理論中心組成員丁偉說:“一年學下來,光是書就讀了幾十本,更別說其他文章。”
通過中心發言、重點發言、交流發言,大家分享了自己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大家學得也更“走心”,且常常自覺把學習延伸到研討會以外,“會上讀一小段,會后把整本書都認真看了”。漸漸地,“勤學之苗”長遍了整個企業。從班子到部門負責人,從黨員到群眾,讀書學習蔚然成風;黨員活動室里的“理論微角落”、網站專欄中的黨建知識微分享、手機上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潛移默化地筑牢了黨員創新發展的思想基礎,實現以學正心、以學促行。
抓質量 黨建管理促發展
黨建工作繁重且細瑣,作為黨建管理專責,侯國梅在部門黨建力量薄弱的情況下,長期高標準超負荷工作,一個人完成了部門職責分工確定的三個崗位任務量,最大限度地投入到“頂著星星出,伴著月亮歸”的日常工作中。
如何深化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如何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對此,侯國梅積極思考、主動作為,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黨委標準化、黨費管理、黨務培訓、發展黨員、黨支部換屆等重點工作上,傾注大量心血,對黨建專業進行過程化、條目化、模塊化整理,編制專項工作操作手冊,使基層黨支部能夠準確掌握關鍵點,對標對表黨建政工考核細則,提高黨支部黨建工作質量。
不僅如此,為促進黨建與企業中心工作融合發展,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侯國梅牽頭開展支部結對共建,對外與設備維護單位和生產企業搭建“七聯七共”黨建聯盟以及“黨建+新能源”科技創新試驗基地,充分展示黨建與中心工作雙融并進的優勢;對內以“上下級建聯”“同層級并聯”“專業間互聯”“跨行業外聯”方式,搭建黨支部科技創新聯創平臺,以管理支部與專業支部“雙走進”方式,把戰略目標講實講透,實現高質量黨建引領中心工作高質量發展。
抓實踐 貼心服務促提升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頗多,特別是在‘三會一課’工作流程方面細致地講解讓我感到脈絡更加清晰,便于理解和掌握。”新任職的黨支部書記劉秀在黨務工作培訓班中收獲了“充電”的知識。
為進一步提升黨務工作者抓黨建業務能力和履職能力,使培訓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她堅持大黨建思維,加強橫向聯系和縱向協同。聯合紀委、組織等部門以黨建專業巡視巡察工作為契機,深入支部、深入基層現場答疑解惑,對新任職、新轉崗黨務工作者的培訓需求進行調研分析,重點圍繞組織管理、黨員管理、組織生活、集中教育等,精心編制培訓方案,高質量開展標準化黨支部建設及黨建信息化管理系統維護工作。
傳播正能量需要有人做“領頭羊”,在這件事上黨員們自然當仁不讓。她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名黨員自身做好了,再帶動一到兩名群眾,那整個企業會有很大提升。
為此,她組織開展了“我是黨員我安全,我是黨員我爭先”的主題活動,通過講好“黨員安全一句話”、曬出“黨員爭先一幅圖”、高舉“黨員示范一面旗”,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在科技攻關、抗疫情抗冰雪、技術扶貧、保供熱保民生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爭做安全基石、技術尖兵和科技創新主力軍。
在21年的黨建工作道路上,侯國梅如一個攀巖者,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前進;如一個登山者,不畏艱難,不言辛苦,在工作中不斷向著新的高點挑戰。她執著、認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用真誠、熱情在所熱愛的黨務工作事業上留下了閃亮的青春足跡。
責任編輯:劉趁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