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達州供電廖峰:精準問需解決村民訴求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12-30 23:02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侯曉東 周義 報道 “廖書記又來了,趕緊進屋坐,外面冷得很。”12月24日下午,在半山腰上的四川省萬源市大沙鎮青山村困難戶安置點,年過八旬的熊宗明老兩口熱情地招呼著廖峰。

  “熊爺爺,身體好些沒?”廖峰問。“好多了,多虧你買的鈣片。”熊宗明答道。廖峰一走進屋見活就干,看到熊宗明為過冬準備木柴,二話不說就幫著捆扎起來,幾分鐘就把剩下的兩捆木柴堆放整齊。

  廖峰是2019年6月由達州供電公司派往大沙鎮橋灣村擔任駐村書記,還兼顧幫扶橋灣村鄰村青山村屬于達州供電公司對口“脫貧不脫幫”的27戶村民。今年10月底,橋灣村119戶貧困戶均達到脫貧標準,全村實現脫貧。

  “有困難就找廖書記”

  “有困難就找廖書記。”早在2019年6月,廖峰剛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句話就在青山村與橋灣村傳開了。

  “廖書記,我怎么辦哦?魚都死了。”2019年6月9日,廖峰一走進青山村村民張立安家里,他便焦急地把廖峰拉到魚塘邊訴苦。當時,因為張立安家魚塘因為氣溫過高、魚苗密度太大致使魚苗缺氧,大面積死亡。

  “趕緊把塘做好消毒!魚苗我去想辦法。”廖峰一邊安慰張立安,一邊打電話給魚種站聯系購買新魚苗。一周后,廖峰專程開車到魚種站把魚苗拉回來,送到張立安的魚塘,還給他細心講解科學養魚方法。

  “廖書記,聽說你是一個辦實事的人,我們組那個路進出太惱火了,能不能解決下?”剛過去一周時間,廖峰解決張立安家魚苗問題的消息不脛而走,橋灣村毛狗坪組83歲的老黨員楊大學拄著拐杖找到了廖峰。

  隨即,廖峰走了近3公里的泥石路來到毛狗坪了解實際情況,并當即答應圍上來訴“苦”的村民:“放心,我一定幫大家把路修好。”

  第二天一早,廖峰到大沙鎮政府匯報工作,向政府表達了村民出行難的實際困難。

  之后一年多的時間,在大沙鎮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廖峰又到達州市扶貧移民局、萬源市交通局等多個部門協調申請修路項目與資金。

  今年10月份,毛狗坪組修路項目批下來了。廖峰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村民,兌現了他對毛狗坪組69戶181名村民的承諾。

  利用“民風直通車”走進村民心里

  “現在想起來沒多大個事,多謝廖書記讓我們去了心結。”廖峰不僅要解決村民外在的困難,還要深入了解村民現狀解決內部矛盾。12月20日,青山村村民游明輝家殺年豬,鄰居張從育熱情幫忙。一年多前,兩家人可不是這樣。

  2019年7月,廖峰在一次走訪中發現,張從育、游明輝兩家人多年前因爭議自留地不和,一直形同陌路。這時,恰逢村里“民風直通車”積分量化管理考核方案正在實施。廖峰準備借此機會幫兩家緩和下關系。

  當年8月份,正值村里玉米收獲期,廖峰上門幫游、張兩家摘玉米,今天這家,明天那家,沒幾天就摘完了。當兩家包谷全部晾曬完時,廖峰把二人叫到一起:“遠親不如近鄰,關鍵時候有人幫襯多好。兩家人合在一起,擺擺龍門陣活幾下就干完了。”

  “鄰里不和造成惡劣影響,‘民風直通車’的評比獎勵,你們不僅沒有,村上還會點名批評。”同時,廖峰還以嚴肅的語氣向游、張二人宣貫“民風直通車”管理辦法的獎懲措施。

  隨后二人握手言和,廖峰還在“民風直通車”積分量化表上為兩家各加5分,兩家分別獲得價值500元的超市兌換品獎勵。

  自廖峰利用“民風直通車”積分量化管理村民以來,讓青山村與橋灣村70多戶180余村民領取了獎勵,成功解決了10余起積怨已久的村民矛盾,30余貧困戶發展了產業脫貧致富。

  扶持帶頭人推動產業發展

  “老胡,我覺得你家蘑菇可以擴大種植規模了,你覺得怎么樣?”今年3月11日,廖峰找到橋灣村村民胡孝章了解他家目前蘑菇種植情況時說到,胡孝章表示自己正有此意,但苦于自家沒技術、配套設施跟不上,一直沒實施。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當天下午,廖峰便請來大沙鎮農技站技術人員來到胡孝章家的蘑菇種植大棚現場評估,并提供技術指導。第二天,廖峰就和村支兩委協調附近村民租地給胡孝章,還找來人手幫忙搭建蘑菇種植大棚,他還請來了專業人員,為大棚拉接了用電專線,解決大棚因電壓不穩生產設備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

  “多虧了廖書記。”胡孝章說,沒想到自家的蘑菇大棚不到三天就煥然一新。現在,胡孝章家新建大棚生產的干香菇能賣到50元一斤,干花菇能賣到100元一斤,還帶動周邊12戶村民發展了蘑菇種植,帶動經濟產值約20萬元。

  橋灣村村民劉國軍除了種植蘑菇,還曾是養豬大戶,由于防疫和資金問題放棄養豬,廖峰得知后幫他“對癥下藥”,解決了這兩大問題。

  如今,劉國軍的豬場存欄300余頭豬,今年12月為滿足熏制臘肉供應已出欄100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0余萬元,帶動20余戶村民脫貧。劉國軍也還清了債務。他家的養豬場還解決了2019年全村無豬可養干玉米過剩問題。今年春節前,劉國軍的養豬場預計還能出欄100余頭豬。

  慢慢地,橋灣村像胡孝章、劉國軍這樣的致富帶頭人多了起來。“我從來不怕村民來找我,就怕事情辦不好,哪天村民不找我,就說明對我的工作不認可了。”廖峰說。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