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0-09-09 17:34
圖為:杜軍(左一)正在為職工講授井下臥底機的操作方法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李亮
“他不僅工作中處處身先士卒,臟、苦、累、險總是沖在最前面,而且在隊伍管理中也很有一套,帶領的隊伍是攻堅克難的尖兵。”這位被領導和工友交口稱贊的“他”,就是中煤新集口孜東礦巷修二隊隊長杜軍。2002年進入新集公司,200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16年來,他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始終如一。
履職盡責,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18年來,他從一名機電工、技術員到區隊長,伴隨著新集的做強做優做大而成長成熟成才,在汗水中收獲喜悅。面對每一項工作,他時刻擦亮黨員身份,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突出抓實安全生產,堅持以礦為家,每天吃食堂、住單位,每天急急奔忙于千米大巷,習慣于每天5點的清晨和22點的夜色。作為一隊之長,他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口孜東礦121301風巷設備故障、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連續7天在井下每天奮戰15個小時以上;13-1采區軌道上山臥底刷擴,他連續跟班22個。經過不斷地淬煉,他所帶的巷修二隊也從單打一的“打運隊”,發展為能打硬仗的綜合型“尖刀隊”。作為隊長,也許他是合格的;可是面對兒子、妻子、父母他有很多的虧欠,孩子的家長會他很少參加,新房的裝修他很少過問,年邁的父母他很少陪伴。但他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沒有大家就沒有他們的小家!
開拓創新,踐行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提升效率、解決問題的關鍵。2014年主持設計的160kW無極繩絞車拖繩裝置,獲得了礦“五小”創新二等獎,解決了起伏巷道副繩磨底板的隱患;2018年主持設計的風動攪拌桶獲得公司“五小”創新二等獎,方便實用、挪移方便;參與設計的全方位打眼錨索機支架獲得公司2018年四季度“五小”創新一等獎,解決了錨索機打眼的角度問題,提高了支護強度,目前正在申報專利。這些小創新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2019年,在管理上他們打破了巷修工程“籠統的十分制”考核辦法,施工零散時按照十分制考核,單一時將考核細化到個人。例如臥底施工時,誰臥多少方就得多少分,當班拉尺驗收,直接按量計大分。刷擴施工時,按茬口單獨考核,1個茬口2-3人,干的工分由本茬口幾人分配,茬口人員由班隊長根據業務技能、貢獻大小按系數分配,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2019年9月份在13-1采區軌道上山計劃2個隊300米的臥底任務,他們一個隊在規定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同樣地點刷擴,他們的效率明顯高于兄弟單位。
迎難而上,發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受深井地壓影響,該礦西翼回風大巷(二)中段有200余米的巷道變形嚴重,影響通風和行人安全。使命在肩,他們義不容辭,為盡快消除安全隱患,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和考核辦法,采取臨時點柱配合錨網索支護穩步前進,沒有風水,他們自己想辦法接;沒有打運系統,1000多米的巷道他們手抬肩扛;沒有出貨系統,他們利用手推車人工出貨。遇到頂板冒漏嚴重時,他始終沖在最前面,帶領班隊長對頂板進行超前管控,確定安全后方可正常施工。手推車用壞了好幾輛,許多職工的手磨破了皮,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全體干群的共同努力,他們比原計劃提前20天完成任務。2019年,他們還對西翼回風大巷(一)頂板離層擠壓瓦斯管路的隱患進行了快速修護,對121302工作面機巷采空區一側煤柱進行循環注漿加固,效果顯著,確保了121302孤島工作面安全順利回采。哪里有急難險重的活,哪里就有巷修二隊的身影,作風扎實,素質過硬,就是他們的代名詞。
40歲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是第二次生命的開始。在獲獎感言中,杜軍說道:“此次榮譽對于我意味深長,是激勵、更是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守初心、敢擔當,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口孜東礦達產穩產,為新集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激情揮灑,抒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