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8-17 16:13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楊淑紅 報道 “小小的創新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方便人們的生活,這就是創新的意義。”這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優秀創新工匠,蒙東松山供電公司“劉云峰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劉云峰對“創新”的描述。
也正是這句簡簡單單的話,成為激勵他守正創新、積極奮進的動力。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劉云峰扎根基層,篤學成才,務實創新,服務百姓,從一名普通的農村電工成長為用過硬技術和創新思維服務群眾的楷模。
2015年,國網松山區供電公司成立“劉云峰創新工作室”,也成為該公司全員學習前沿知識、交流創新思想、產生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是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要將戰略目標落地落實,就要抓住生產、營銷等領域的重點工作,不斷創新發展。”8月10日,劉云峰同國網松山區供電公司青年職工在“劉云峰”創新工作室濃厚的創新氛圍中,開了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碰撞”的學習討論。劉云峰緊緊圍繞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分析了新形勢下公司安全生產、營銷服務等重點工作領域的創新趨勢,并從創新實物的制作過程、使用方法、應用效果等方面,對創新工作室中展示的創新成果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這就是機電井遙控設備,有了它農戶用手機打個電話或發個短信就能把地給澆。”望著手中的遙控器,劉云峰仿佛看到了農戶們開心的笑臉。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云峰總想用自己的技術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幾年前,為了解決機電井自動澆水的問題,他反復琢磨、查閱資料,把手機遙控器和交流接觸器、電動機綜合保護器組合,借助通信網絡,創新開發出手機遠程控制機電井的實用技術。只要用手機向機電井發送一個信號,機電井就會自動上水澆地,真正實現了機電井的遠程控制,大大降低了設備燒毀事故率,減少了維護費用,讓移動噴灌真正實現了現代化。當年,劉云峰無償為當地農民安裝100多臺手機遙控機電井裝置,讓農民坐在家里用手機打個電話或發個短信就能把地給澆了,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過硬的技術、熱心的服務讓劉云峰這個“電醫生”美名遠揚。無論是村里父老鄉親,還是一線供電員工,只要有解決不了的用電技術難題,都會打電話向劉云峰求助,而他這個“電醫生”總是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指導大家解決難題。隨叫隨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是劉云峰對老百姓的承諾,他說:“從農電工到部室主任,雖然現在崗位變了,但為群眾服務的那份初心永遠不會變。”
近年來,劉云峰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愛崗敬業農電服務之星、國家電網公司“優秀青年崗位能手”、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最美國網人創新能手、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之星”、國家電網公司“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殊榮……
劉云峰的創新精神和對工作的那一股永不熄滅的熱情,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人們常說“傳道授業”,但在劉云峰這,他帶給伙伴們更多的是一種激情,這種力量就像一種天然的助推劑,帶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如今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已然不只是擁有它名字頭銜的工作室,而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孵化器”,是培養新型人才的“練兵場”。這位懷抱“創新”熱情的探路者,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供電員工的擔當和使命。
“以創新工作室為平臺,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調動公司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助力青年創新創效,幫助他們用青春和智慧描繪企業更美藍圖。”劉云峰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經驗傳授給身邊的人,也用執著追求、敢于挑戰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開拓者。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