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崔道斌 張茜 報道 丁俊生,中共黨員,40歲,現任國網湖北省保康縣供電公司寺坪供電所主持工作副主任。從一名普通的農電工成長為懂管理、精業務的供電所長,他的身上體現著勤學善思、刻苦鉆研的專業,展現著勇于擔當、吃苦奉獻的責任,彰顯著沖鋒在前、扎根一線的堅守,他用二十余年始終如一的專業、責任和堅守,書寫著國網電力人的卓越追求。
專業:學以致用干就干好
2007年,國網保康縣供電公司營銷系統上線首次成功,結束了營銷工作手工核算收費的歷史;2008年,臺區精細化系統上線,沿用至令;2010年11月,保康公司上劃湖北省公司直管,用一個星期的時間順利完成新老系統數據切割,并一次性試算成功,順利實現SG186營銷應用系統上線。這些系統成功上線及運行維護的背后,都有同一個技術骨干的身影,他就是丁俊生。
無論處于什么崗位,他總是不懂就問、多方學習,勇擔重任,在短時間內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融合,成為技能骨干。工作中遇到的網頁問題、圖片處理等電腦難題,同事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幫忙,迎難而上不推脫、逢難必解最靠譜,讓他最終脫穎而出,在2016年成為馬良所所長助理。
面對新的挑戰,他主動適應崗位需求多方位學習,拓展能力,努力爭先。他沉下心去,扎到供電所業務當中。先后編制了《臺區異常排查一本通》,總結提煉了異損臺區整治“三項檢查三項分析”文章,并在省公司營銷部網頁發布。參與實施馬良供電所供電服務指揮平臺建設,全日制用工積分制考核,供電所員工績效考核多個方案。
踏實好學、埋頭苦干、樂于助人,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當時僅是一名普通農電工的他,憑著一股興趣和韌勁兒,自學成才,成為公司系統上線的技術帶頭人。為確保服務器正常運行,他先后編寫數據庫存儲過程3000多行,設計報表30多個,為保康公司節省了上萬元的開發費用。為提高工作效率,他學習各項業務技能和技巧,歸納總結心得,整理成操作手冊,供基層人員使用。
他常說,學習是為了服務于更好的工作,學而專,干而優,他也這樣一直做著。
責任:擔當作為樂于奉獻
2020年3月27日晚,一場“倒春寒”席卷保康,冰雪天氣使保康境內電力線路受損嚴重。雪災造成寺坪境內10kv公用線路和1條10kv專用線故障停電,停電臺區126個,停電用戶4528戶。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丁俊生沉著應對、靠前指揮,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與搶險人員同心協力、頑強拼搏,僅僅用了6天時間,恢復了10KV線路斷桿3根,斷線23處,長度達7.265公里;0.4kv線路斷桿14根,斷線15處,長度達3.4公里。
3月2日晚19:30分,丁俊生疲憊不堪地從搶修現場回到供電所時,正準備吃飯,他的電話又響了,皮家坡2#臺區一用戶打來電話,稱家中無電,他二話沒說帶著搶修人員就出發了......
還記得在海拔1400多米的馬良老林埡村,有一戶住的非常偏遠,一次故障停電報修,丁俊生立即安排人員上門搶修。用戶怎么也沒有想到,如此偏遠的地方供電所會這么快趕到,心里非常感動,搶修結束后,硬要送一只兔子給他們,被他們婉拒了。
急客戶之所急,用心服務,甘于奉獻,這是他的承諾。
堅守:抗疫保電沖鋒在前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緊追春節的腳步而至,隨著抗擊疫情戰斗的打響,七天的值守變成了挺身而出的堅守,這是一個電力人的使命,更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
除夕夜,簡家坪村用戶來電報修,丁俊生立刻組織值班人員趕赴現場檢修,一個多小時后順利恢復供電,返回值班室已是初一零點十分,看著手機里10個未接來電、2個未接視頻電話,他才想起與兒子跨年視頻的約定,回撥時兒子帶著哭腔的質問讓他愧疚不已,可是他不后悔,既入電力,必保供電,這是他的信念。
2月3日晚,寺坪政府疫情防控辦公室打來報修電話——污水處理廠停電了。疫情當前,污水不能及時排放,后果將不堪設想!丁俊生立即組織值班人員趕往現場排查,迅速鎖定故障點—污水處理廠10KV專線T接跳線燒斷,經過近兩個小時緊張有序的搶修,污水處理廠恢復正常用電。
“我們來回路上,勸返點的執勤交警看到我們,都會給我們獻上一個標準的軍禮,一共4次,很溫暖。雖然沒有語言交流,但是那一刻,我們都懂,同是戰士,同為人民,抗疫情、保供電,我們在!”丁俊生說道。而那天,他與全體搶修人員都挺直身板,回了警察同志一個同樣的軍禮。
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兢兢業業的專注和默默無聞的付出,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上, 始終激情如初、責任如山,用敬業書寫人生、用勤奮鑄就輝煌、用愛心點亮萬家燈火。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