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冰瑩 報道 20年前,22歲黃俊初入職場,他是電力家庭長大的小孩,對供電人員保萬家燈火,心生敬畏;20年后,37歲的黃俊鏃礪括羽,在穿梭在供電營銷領域各類服務中,為保“電”奮戰二十載。
“身材壯實,能言會道”,這是黃俊給人的第一印象;“靜時若水,戰時如兵”,這是熟悉他的同事對他的評價,而黃俊對自己的評價,一直是那五個字:“還需要努力”。
初入職場,學習是前進的唯一途徑
坐在辦公桌前,黃俊總會想起20年前那個初入供電局工作的自己,2000年7月,大學畢業后的黃俊成為一名供電人員,從此與裝表接電,營銷服務結下不解之緣。裝表接電是個細致活兒,只要有一根導線沒有理直,一個彎頭沒有做好,甚至螺絲擰的圈數不對,都會影響裝接的速度和質量。“剛開始工作時,我也有迷茫的時候,表計安裝是個十分精細的活,快速地折線、剪線,釘孔都需要認真嚴謹。不懂的時候,我只好多多請教師傅,私下加強專業學習。”黃俊說。
為了使工作盡快上手,黃俊白天跟著師傅跑完現場,晚上回到家后,結合白天所學做好筆記的同時,又找來專業書籍惡補業務知識。他說:“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不擇小流方以成大海,不拒抔土方以成高山。參工后的三四年時間里,黃俊從裝表接電開始,抄表核算、業擴報裝樣樣都學了個遍,他充分利用一切業余時間為自己充電,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技能。
抗“疫”路上,率先士卒
工作九年后,黃俊提拔為中層干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席卷全國,黃俊是云南電網玉溪澄江供電局鳳麓供電所的所長,鳳麓鎮是澄江市的主要市鎮,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與同事主動投入到保障供電的戰役中,他自告奮勇承擔了行政中心、重點醫療機構、日用物資配送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等重要場所供電保障等重點單位的電力設備保供電、電力用電走訪和隱患消除工作。期間共完成現場走訪14次,電話走訪21次。
人民醫院是澄江市新冠病毒患者的救治點,黃俊每周組織黨員服務隊對澄江市人民醫院用電設備進行走訪檢查。他說:“這種關鍵的時刻,供電保障一定要確保24小時不間斷”。
2月23日,云南省澄江市客運站正式復運,2月25日玉溪澄江供電局鳳麓供電所黃俊組織供電人員,深入客運站點,對人員密集場所市交通運輸客運站復工后售票點、安檢設備、監控系統、辦公用電情況進行了解,針對該客運站長期用電隱患制定了整改措施,切實降低因設備缺陷導致停電帶來的風險。“客運站復運了,但是現在仍是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能做的就是保障好供電”黃俊在檢查途中對同事們說道。
自從2月3日各大產業陸續復工復產后,澄江市風麓鎮里工業制造廠、藕粉工廠、家具城等工廠的位置猶如一張“作戰”地圖印在黃俊腦海里,他組織供電人員,前往所轄大工業用戶了解復工復產情況,宣傳電價優惠政策,及時掌握用電需求解答用電方面疑問。按照企業復工復產供電服務保障舉措,針對復產企業開辟了辦電業務綠色通道,為客戶遠程辦理用電變更業務。黃俊說:“這條抗‘疫’路雖然艱辛,但是只要戰疫需要我,任何時候我都會上前。”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