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于劉慶趙陸
4月27日,從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工會獲悉,國網聊城供電公司員工馮濤獲評2020年國網山東山東省電力公司“電網工匠”榮譽稱號。
他是技術超群的網絡“偵探”,尋找漏洞、查漏補缺,從根源上杜絕病毒、黑客入侵的可能性;他是頭腦靈活的創新“能手”,便攜插掛式筆記本電腦支架、新型網絡面板,一樣樣發明創造為日常工作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他是敢打硬仗的黨員“先鋒”,“1802”“XT19005”這一次次重大網絡安全保障工作中他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人。
他就是2020年國網山東山東省電力公司“電網工匠”、國網聊城供電公司員工馮濤。
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馮濤一直從事信息安全和運維工作,先后榮獲百度網絡安全技術對抗賽總決賽場景對抗組第一名、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信息安全管理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并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9年工業信息安全技能大賽三等獎、“護網杯”2019年網絡安全防護賽暨第二屆工業互聯網安全大賽三等獎等榮譽。
源于喜歡忠于夢想
由于一直以來對計算機技術興趣濃厚,他在大學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并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參加工作來到信息運檢班后更是如魚得水,平時利用一切資源學習相關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慢慢的成為班組里的技術“大拿”,平時遇到什么問題都難不倒他。
2018年10月,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舉辦信息安全紅隊隊員選拔賽,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省公司信息安全紅隊隊員。由于當時主要是靠人工來進行系統漏洞的挖掘工作,工作效率比較低,他與5名紅隊隊員合作,歷時數月研發出了人工智能攻防機器人,在其中主要承擔了機器人整體調度和漏洞識別模塊的開發,最終實現了系統漏洞的自動化挖掘。針對目前公開的絕大部分已知漏洞均可以自動發現,且準確率高達98%以上,大大提高了系統漏洞挖掘的工作效率。憑借該利器參加了百度網絡安全技術對抗賽總決賽并獲得了場景對抗組第一名,得到了國網公司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專門組織聯研院和各網省公司交流學習。
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工作中的難題,就是創新的源泉。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不方便或是效率低的時候,日常檢修信息作業人員往往會攜帶調試筆記本前往機房等現場進行工作,而現場由于環境復雜一般需要將調試設備置于地下然后作業人員半蹲或者干脆坐在地上進行操作,時間一長很容易疲勞,影響工作效率,為此他帶領班組成員一起開動頭腦風暴,根據作業現場的環境特點和工作需要研發出一種便攜插掛式筆記本電腦支架,可以將該支架固定在機柜上,然后將調試設備放置在支架上進行操作,既滿足了現場工作需求,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已成為班組現場作業的必備之物。
為了解決信息設備故障原因多樣、故障點隱蔽等題,他還完成了《縮短信息設備故障處理時間》課題;為了解決傳統網絡面板故障率較高、安裝不便等缺點,他帶領團隊研制了一種新型網絡面板,極大的節約了人力物力。截至目前,他有2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同時還在信息核心期刊發布了《計算機機房環境保障與安全管理探析》等論文6篇。
勇于擔當敢于挑戰
信息網絡是電網安全的中樞神經,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閃失。近幾年隨著網絡安全越來越被重視,國家組織了數次重大的網絡安全演習活動,用來檢驗公司的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他在“1802”網絡安全保障工作中承擔關鍵保障任務,負責監控國網聊城供電公司司出口異常流量、查找修復系統隱患等工作。在攻擊期間公司出口峰值流量最高能達到10Gbps,市縣公司每秒鐘有上萬條攻擊日志,靠人工進行日志的收集和分析去找出攻擊源幾乎不可能,他臨危受命在三天內自主研發了安全日志自動分析工具,可以實時將市縣公司所有安全設備的攻擊日志自動收集并且進行攻擊特征分析,快速定位攻擊源以便于后續封禁,相較于手動手機分析效率提升數百倍。他還提煉了“三、七、十一、十四”全方位信息網絡安全加固方法,針對公司網絡邊界進行全面安全加固,確保不留死角。保障期間,他共定位封禁非法攻擊源3280個,修補系統風險5處,確保市縣公司未發生一起信息安全事件,獲得了省公司領導的表揚,圓滿完成了各項保障任務。班組被評為省公司先進班組,個人先后榮獲省公司優秀班組長、聊城公司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信息網絡一般被稱為“虛擬世界”,因為它看不見、摸不到,但是虛擬世界的安全問題卻并不虛幻,在信息網絡中可能由于一個小小的安全漏洞就會造成實實在在的損失。而他就是這個虛擬世界的現實守護者,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著這看似虛無卻極端重要的網絡世界,確保這個虛擬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