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梁玲玲 報道 4月28日,盡管還沒有進入盛夏,但太陽已開始盡情釋放熱量,11時許,室外溫度已接近33攝氏度。
在田東縣游昌村10千伏大板線登檢工作現場,剛剛完成10號桿6個柱式瓷瓶更換工作的韋晗,一口氣喝掉一瓶水后,又匆匆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點。
韋晗是南方電網廣西百色田東供電局平馬供電所設備維護班中級作業員,2018年10月從行政后勤崗位轉崗到配電技能崗位后,他憑著一股認真負責的勁兒,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從一個配電技能“小白”逐漸成長為班組的主力干將。
4月28日,韋晗在10千伏大板線登檢消缺工作中,負責對5基電桿的老舊瓷瓶進行更換。
記得那是2018年的10月30日,接到平馬供電所設備維護班作業員崗位上崗通知的那一刻,韋晗還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他沒想到,已經40出頭的自己,能跟時下流行的“跨界”沾邊兒,從行政后勤崗位“跨界”轉崗到供電所配電技能崗位。
1997年11月,從廣西汽車運輸技術學校駕駛與修理專業畢業后,韋晗入職百色田東供電局,成了汽車班的一名專職司機,此后一直在行政后勤崗位工作。配電技能崗位對韋晗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領域。
轉崗后的第一關,是轉崗業務培訓。面對一輛汽車,韋晗可以準確說出零部件的名稱,也可以準確判斷車輛的一般故障并進行處理,但是面對安規、避雷器、瓷瓶等,他完全懵了。
既然選擇了轉崗,就要勇敢面對一切困難。為了盡快熟悉配電運維技能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和技能,韋晗像海綿一樣,努力吸收配電業務知識。白天,他參加轉崗集中培訓,一有機會就向所里經驗豐富的師傅們請教;中午別人休息時,他不是在工具室、材料室里熟悉各類工具材料,就是在辦公室學習工作流程,晚上還要拉著妻子以問答的方式幫助他鞏固業務知識點。
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韋晗順利通過了安規、崗位勝任能力考試和電工證、登高作業證取證考試,取得了從事配電技能工作的資格。
2019年4月3日,在平馬供電所組織的配電線路檢修工作中,韋晗第一次登桿作業,負責更換桿上的老舊瓷瓶。說起第一次登桿作業,韋晗記憶猶新。
他說,雖然培訓的時候也練習過很多次,但是到實戰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動作特別僵硬,別人20分鐘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做了40多分鐘,所幸師傅一直在桿下技術指導,才不至于手忙腳亂。
從那以后,韋晗登桿作業的次數漸漸多了起來,業務技能也在一次次實戰中逐漸得到提升。班組的線路設備運維、故障搶修、登檢、保供電等各項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班長羅德安說,韋晗非常好學,在工作中很認真,任勞任怨,轉崗過來一年多時間,就成為班組的主力干將之一了。
在供電所設備維護班,工作時間沒個準兒,早出晚歸也是經常的事兒。2月19日23:02,百谷村3隊故障停電。接到故障信息后,剛準備休息的韋晗立即趕到現場,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投入緊張搶修中。待搶修工作結束回到家,已是次日凌晨3點多了。
韋晗說,由于經常早出晚歸,妻子曾經還以為他是借口出去工作后偷溜去釣魚,所幸有幾個同事是她的“閨蜜”,經常告訴她關于供電所工作的事兒,才讓妻子對他的工作從不理解逐步轉變為支持。
今年1月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百色田東供電局迅速組織“電亮芒鄉黨員先鋒連”為轄區內的醫院、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安全可靠用電保駕護航。韋晗也是先鋒連中的一員。
除了按照輪值表對醫院線路設備進行巡視測溫,韋晗還負責田東轄區內兩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用電保障。他對企業生產用電線路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每天兩次定時對企業用電線路設備測溫測負荷,與兩家企業的電工保持聯系,以便企業有用電方面的需求和問題時能及時解決。在韋晗用心的管理下,兩家企業的用電線路設備很“健康”,防疫物資生產用電得到保障。
能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這個鼠年給韋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2008年,上一個鼠年,也同樣有讓韋晗難以忘懷的記憶。
原來,在2008年桂林抗冰保電那場戰役中,韋晗主動報名,成了百色田東供電局赴桂林搶修隊的一員,負責車輛駕駛和后勤保障工作。那時候,韋晗的工作是每天數次往返工作地點接送搶修工作人員,運送工具材料,送飯等。為了確保搶修期間的交通安全,他總是早起晚睡,在出車前后都對車況進行認真細致地檢查。由于表現突出,韋晗成了本單位在抗冰保電前線火線入黨的四名黨員之一。
“韋晗話不多,但無論安排什么任務,他都能想方設法認真完成。他轉崗的時候,我還擔心他不能適應崗位要求,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配電運維工作。如今成了班組的主力干將之一,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說到韋晗,平馬供電所黨支部書記何花滿臉笑容。
又完成一基電桿的登檢工作任務后,韋晗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在樹蔭下稍作休息,三下五除二把午飯扒拉下肚,他又忙碌起來了。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