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湛江供電局劉慧超:一個扶貧干部的情懷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 詹甸 周靜儀 報道 在麻斜街道辦麻新村委,一個個子不高的壯實男人,戴著眼鏡,時而出現在村委會會議室、時而村里的地頭田間,時而到村民家中和村民叨叨家常,臉上總是掛著招牌式的笑容。他就是湛江坡頭供電局駐麻新村委會專職扶貧干部——劉慧超。

  劉慧超是一名軍轉干部。18歲參軍,36歲轉業,18年的軍旅生涯,職至副團級干部,2017年轉業到湛江供電局,一直從事扶貧工作。

  他3年如一日,始終踐行著“扶貧路上,絕不落下一戶一人”的錚錚誓言,推動著全村貧困戶走出貧困的泥淖:麻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87人,現已脫貧退出44戶85人,貧困人口退出比例為97.7%。

  扶貧,先要扶志 

  初到麻新村,一連幾個星期,劉慧超幾乎泡在了村子里,在走訪了每一家貧困戶了解情況后,劉慧超邊聊便記錄,記滿了一大本筆記。晚上回到住處,打開密密麻麻的案卷,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45戶貧困戶87人,各有各難念的一本經。其中,有勞動能力20戶57人,無勞動能力25戶30人。低保戶24戶54人,五保戶13戶13人,一般貧困戶8戶20人。這可是一塊塊硬骨頭?。?/P>

  但,面對困難,無志者只喊千難萬難,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

  扶貧,先要扶志。劉慧超從一開始就深諳這一點。來自農村,從小是農民的兒子的他,非常明白農村、農民的難處,更對農村孩子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對外界缺乏認知有著切膚之痛。

  扶志,要從娃娃抓起。他提出加大教育扶貧力度。2020年坡頭供電局計劃向麻新村捐贈12萬元,關于這筆錢的用途,超哥想到缺衣少食的貧困戶,更想到麻新村正在成長關鍵時期的少年,他提出,除了其中一部分用于貧困戶節日慰問外,其他用于麻新小學建設“南網知行”書屋(圖書室),并聯系當地村委物色到合適的場地?!巴ㄟ^建設圖書室,能促進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豐富課余生活;也能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更能提高孩子們的文化素養促進全面發展。一舉多得?!爆F“南網知行”書屋正密鑼緊鼓地籌建中。

  黃詩敏是麻新村考出去的本科大學生,也是該村村民口中的“別人家里的孩子”,然而命運對她不公,她父母早亡,是一名孤兒。得知她經濟困難,劉慧超與村委協商,從湛江供電局給麻新村捐贈的扶貧資金中拿出7000元進行資助,于2019年11月轉至其本人賬戶,并經常關心她的生活,鼓勵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愛心傳遞下去。

  一戶一策,辦法總比困難多

  “幾乎每天只要有空,他都跑來看看我有什么要幫忙的,我的飯店也是因為有他才能建起來的,他就像我的大哥一樣親切。”貧困戶黃志勇提到“超哥”就紅了眼眶。

  在劉慧超幫扶的貧困戶中,有一位身殘志堅的貧困戶黃志勇。他敢想敢做,雖然肢體二級殘疾,但并沒有澆滅他積極脫貧脫困的信心,他誓要用雙手刨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

  劉慧超經常去幫助他。當他知道,為改善生活,黃志勇前期開過小賣部、早餐店,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未成功,他鼓勵黃志勇重拾信心,并積極給予各種幫助。坡頭供電局幫扶領導、駐村工作隊也經常鼓勵黃志勇,引導他發揮自己的特長,對其進行大力的支持。

  2019年3月,劉慧超和坡頭局領導班子一起在麻新村委會開了一個扶貧現場工作會。結合黃志勇自身條件,為其脫貧創業出謀劃策,并一致認為黃志勇行走不便,如果幫助其開一家雜貨店、餐館、彩票店等應該是可行的。同時,積極與其溝通了解其意愿,在得知黃志勇準備在南油五區一黃金地段開一家餐館,并已找到合適位置,但尚未有啟動資金的情況后,劉慧超積極向麻斜街道辦匯報,為黃志勇爭取到了1萬元的創業資金,同時幫助其申請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通過多方努力,黃志勇的餐館在2019年6月順利開業。開業后,劉慧超也經常到黃志勇開的餐館了解情況及有無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并常常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幫黃志勇的飯店“打廣告”。如今,黃志勇自己擔任廚師,餐館經營得紅紅火火,走上了致富的大道。

  一人一策,一戶一策,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劉慧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黃志勇們走向正軌的生活,重拾自信的眼神,就是對劉慧超最好的報答。

  要群眾信服,就要做群眾的貼心人

  “要想群眾信服,先要做群眾的貼心人?!眲⒒鄢偸钦f。

  貧困地區的群眾消息閉塞,不了解政策,甚至為了幾塊錢的電費舍不得用電,長年點著油燈。為了宣貫“每月15度免費電”的優惠政策,劉慧超走村串巷,一戶戶講解這項政策。一些上了年紀的群眾怎樣也不相信“免費電”的存在,堅持點油燈,劉慧超慢慢打消貧困戶的疑慮。在劉慧超和坡頭供電局營銷線同事們的努力下,麻新村符合“免費電”政策辦理條件的群眾全部辦理妥當,減輕了群眾負擔。

  黃屋村貧困戶林婆軒,今年82歲,其女兒為家庭主要勞動力,今年3月份女兒出嫁后,家庭收入減少,為防止其返貧,劉慧超早幾個月就開始籌劃。他向麻斜街道辦匯報林婆軒情況,同時積極出主意想辦法,主動與林婆軒溝通,征求林婆軒本人意見,考慮到林婆軒年紀大行動不便,他向街道辦申請幫扶資金,為其購買首批雞苗55只,并為其做了雞舍、雞圈。2020年3月27日,在建成的林婆軒家雞舍中,55只雞苗被放養,看著在圈中歡叫的小雞,林婆軒笑得合不攏嘴。

  為了給貧困群眾找生計,幫助貧困戶過上好日子,劉慧超還當起了“勞務中介”、“農用具采購員”,在及時在落實“三保障”、低保、五保等政策的基礎上,以提高有勞動力貧困戶收入為重點,先后組織5名貧困戶參加“南粵春暖?春風行動”暨精準扶貧就業服務招聘會、坡頭鎮公益性崗位招聘會;組織3名有培訓意愿的貧困戶參加坡頭區的兩期技能培訓;利用麻斜街下撥的9萬元賑災資金,分兩次購買22頭黃牛和1000斤化肥贈與貧困戶,幫助他們提高生產,增加收入,進一步夯實脫貧質量。

  扶貧路上,絕不落下一戶一人

  2019年底,劉慧超駐點的麻新村委會,已脫貧退出44戶85人,退出貧困人口比例為97.7%。未脫貧人數只余2人。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但劉慧超心中并不滿意,“扶貧路上,絕不能落下一戶一人?!?/P>

  未脫貧退出的貧困戶陳某是2019年新增貧困戶,家里只有她和兒子陳某某2人。2人都患有智力障礙。而陳某兒子陳某某無戶籍,無法辦理低保手續進行政策兜底,因此家里每月只能靠陳某的低保金500多元維持生活。

  如何改善兩母子的生活呢?劉慧超動起了腦筋。

  “兩母子無勞動能力,屬于政策兜底,要為他們辦理低保手續,首先要為陳某及其兒子完成親子鑒定,然后要補辦戶籍,辦理低保,并對其兒子陳某某病情進行鑒定,辦理殘疾癥,申請殘疾補貼。那樣,兩母子每月的收入加起來就有近1500元,夠他們生活了?!?/P>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陳某某如何肯去辦理低保?

  “陳某某患有嚴重的智力障礙,別說去辦戶籍手續了,平時叫他做一件極簡單的事都困難,常常是叫他往東他就向西?!睘榱俗岅惸衬晨先プ鲇H子鑒定,在各個部門完成那些繁雜的手續,劉慧超都要哄著,還要自己掏錢給他買來零食、飲料,然后連拉帶哄才能勉強完成。

  連日來,劉慧超奔波于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坡頭區婦幼保健醫院、麻斜派出所之間,帶領未退出貧困戶陳某及其兒子陳某某做親子鑒定,為其兒子陳某某補辦出生證明、補辦戶籍。目前廣東中博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已出具親子鑒定報告,證實了陳某及陳某某的母子關系,坡頭區婦幼保健醫院已為陳某某補發了出生證明,駐村工作隊已向麻斜派出所提交了補辦戶籍的相關申請材料、并填寫相關表格及做了談話筆錄?,F陳某某身份證已辦好,低保也辦好了,下個月開始領低保金。

  陳某家貧,其所住房屋為危房且未列入政府部門2019年的危房改造計劃,劉慧超積極向麻斜街道辦、麻新村委會反映,為其籌集房屋改造資金,經多方努力,在2019年10月為其完成危房改造。劉慧超又倡議坡頭供電局志愿者為陳某自費購置線槽、銅線、帶箱漏電開關等器材一批,并為其安裝,保證了貧困戶及早住進新房,以實際行動溫暖貧困戶的心。

  當好貧困村和供電部門的溝通橋梁

  2019年,坡頭供電局向麻新村捐贈20萬元。為了讓這筆來自不易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切實能幫助貧困群眾。劉慧超緊密結合麻新村實際,深入調研,并與麻斜街道辦駐村領導、麻新村“兩委”干部等討論后將資金用于資助貧困學生、節日慰問、建設光伏電站。其中光伏發電站建設投資18.3萬元,該電站容量為26千瓦,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并簽訂合同,現該項目即將并網投產,投產所得將持續為麻新村經濟做貢獻。

  除此之外,劉慧超積極發揮供電人和駐村扶貧干部的雙重身份,做好貧困村和供電部門的溝通橋梁。在他的建議下,坡頭供電局領導班子和麻新村10戶貧困戶結成對子;坡頭供電局黨組織、共青團志愿者多次走進麻新村進行幫扶活動,如2019年3月小學坡頭供電局共青團志愿者走進麻新小學開展“爭當現代雷鋒,關愛校園之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用電知識宣講、講述雷鋒先進故事、繪畫雷鋒頭像、學唱雷鋒歌曲等活動引導小學生學習雷鋒精神;2019年中秋節、2020年春節,坡頭供電局志愿者對麻新村8個自然村的公共場所及45戶貧困戶逐戶進行用電安全隱患排查,消除隱患14起,為13戶貧困戶更換電源線、開關插座等,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并被湛江日報、湛江電視臺、新浪廣東等新聞媒體廣泛報道。

  所有人眼中的好人,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在扶貧成績斐然背后,卻鮮有人知道,劉慧超面臨的是怎樣一個急需照顧的家庭。

  2019年底劉慧超的妻子重病動手術,至今還在家養病,女兒在讀初一,兒子才兩歲多,正是需要父親的陪伴與幫助的時候。但面對這么一個亟需照顧的家庭,自從劉慧超被下派脫貧攻堅擔任駐村扶貧干部后,家里的事兒幾乎顧不上了。

  由于脫貧攻堅責任大、任務重,劉慧超長年駐村,幾乎很少有機會回家。盡管坡頭供電局黨委也給予了他很多的關懷,經常電話慰問他,關心他家里的情況,了解他工作上、家庭上是否有什么困難要幫助解決。他也想過請假照顧照顧病重的妻子,給長期缺少陪伴的女兒、兒子彌補一下多年來親情缺失的“欠賬”,但貧困村貧困群眾懇求的眼神、急于脫貧的殷切期望讓他一次次開不了口。妻子眼中的“生病時完全指望不上的丈夫”,女兒、兒子眼中“老是承諾好好陪陪我卻老是食言的爸爸”,卻成了麻新村貧困群眾眼中的“希望”。

  他,是當地政府和村委眼中的好干部。駐麻新村扶貧期間,他不但為當地村委分憂,積極參與麻新村建設脫貧攻堅,同時充分發揮長期在部隊擔任軍政主官的優勢特長,為麻新村黨員進行“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的黨課授課,受到麻新村黨總支的高度評價。

  他,是麻新村群眾口中的能人和“老大哥”,作為“上頭派來的干部”,他沒有半點架子,積極為貧困戶出謀劃策,千方百計擺脫貧窮的桎梏。

  他,作為供電局和貧困村的橋梁,在他駐村期間,麻新村實現客戶零投訴,供電可靠性、貧困村戶均配變容量、電壓質量等三大指標全面持續提升,實現三大指標百分百達成。

  他常說:“雖然我退伍了,工作內容變了,但服務的對象不變,服務的宗旨不變?!?/P>

  之前的軍旅生涯,他在服務人民;現在從事電力扶貧,仍然是在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

  他,繼續踏在電力扶貧的大道上。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