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農電工賴衛斌的義工義舉:忘了自己,寬了心胸
——記國網江西贛州石城縣供電公司觀下供電所農電工賴衛斌的“義工生涯”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陳雪玲 報道 賴衛斌,國網石城縣供電公司觀下供電所農電工。2006年至今,在自己家庭經濟異常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多年如一日,一直堅持做義工,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15年來 ,賴衛斌犧牲無數個節假日,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及幾萬元的金錢、物資。
賴衛斌的“義工生涯”還要從2006年說起。那年,賴衛斌一位常在外做義工的朋友回到石城,在聚會時,說起自己做義工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興趣。5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當即成立了石城首個義工組織——石城義工聯合會。從此,他們5個人經常利用周末、節假日、晚上時間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貧困家庭幫助留守兒童……他們義工活動的足跡不僅遍及石城,還把愛心愛心撒向鄰縣,甚至鄰省。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賴衛斌等人的義舉在石城一傳十、十傳百。在他們的感染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他們的隊伍,其中各行各業的人員都有,義工聯規模越來越大,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社會反響也越來越大。2012年,賴衛斌幾人經過商量,決定成立石城志愿者協會。2015年,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石城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注冊的民間組織——石城志愿者協會誕生了。賴衛斌作為該協會的理事會常務理事,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投入的時間也更多了。既要管理兩百多名會員的資料,協調各方關系,還親力親為參加各種志愿活動。
從2006年到2020年,他們的義工組織從當時的5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兩百多人,有人來了又走了,有人走了又來了,可賴衛斌始終都在。多年來,在工作時間,他在公司認認真真上班,到休息的時候,他常常就把自己投入到義工活動中。哪里發生了天災人禍,他們自己帶頭捐款,并且四處募捐;每次去到困難家庭,看到人家的艱難處境,賴衛斌總是忍不住掏出錢包,每次一百、兩百的,一年下來,也是好幾千元。每逢節假日,賴衛斌都會買好菜和一些日常用品,帶領會員中的醫生、理發師、廚師……走進各鄉鎮敬老院,打掃衛生,給老人們量血壓、理發、剪指甲、聊家常,給他們做上一桌美味。每逢石城有重大活動,賴衛斌和他的會員們總是早出晚歸,從活動前布置場地、搬運道具,到活動中引導嘉賓、維持秩序,到活動后打掃衛生、清理場地。夏日炎炎,他們累的滿頭大汗;寒風凜冽,他們凍得手腳冰涼。
2016年,賴衛斌在橫江鎮敬老院做義工時,偶然聽村民說起,該鎮煙坊村有戶人家家中極其困難。他當即讓那個村民帶領他來到這戶人家。確實,他們家可以說是一貧如洗、四壁空空。在與戶主交談后,賴衛斌得知,這戶人家夫妻兩個都是先天性殘疾,妻子更是癱瘓在床,行動不便。一家人一年到頭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全靠親朋、鄰居資助度日。家中兩個孩子一個11歲,一個9歲,正是春筍拔節長身體、吸收養分的關鍵時刻,可全都面黃肌瘦,明顯營養不良。賴衛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善言談的他當時什么也沒說,腦海中,卻已經開始高度運轉,打算為這一家子謀劃了。第二天,他再次踏進這戶可憐人的家門,一同去的還有協會的幾位志愿者,他們帶著食物、衣服以及1000元錢,更是給整個家庭帶去了生機和希望。他們擼起袖子,擦桌子、洗被子,把原本凌亂骯臟的屋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他們蹲下身子,談生活、談孩子,把原本滿是陰霾的心靈溫暖的亮亮堂堂。從此,賴衛斌與這戶人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和協會的同志們四處奔走,向市級、省級慈善機構申請補助。經過不懈努力,最終為他們家申請到三萬元補助金,為他們解了燃眉之急。之后的每年,他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帶些日常用品和贊助金去看看他們,像老朋友一樣,拉拉家常,關心他們的身體,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家庭近況。
在賴衛斌15年的義工生涯里,他結交了很多很多這樣的窮朋友。他無私的為他們出錢、出力,為他們拉善款,為他們找贊助。為他們打開一扇扇希望之門,為他們開通一條條光明大道。殊不知,賴衛斌自己也是兜里空空的窮人。
今年45歲的賴衛斌,正是家里的頂梁柱。上有80歲的老父老母、下有剛上大一的女兒和才10歲的兒子。妻子沒有固定收入,全家靠著賴衛斌每月三千元的微薄工資勉強度日。父母年紀大了,體弱多病,需要錢看醫生、買營養品。孩子還未成年,撫養教育,需要錢交學費、日常開支。每個月,他只留下一點點零用錢,其余的全部交給妻子維持家用。而那點零用錢則成了他資助別人的經濟來源,所以,平時用到他自己身上的,幾乎是零開支。他很少參加朋友的聚餐,從不出入棋牌室,一是沒錢,二是沒閑。
對義工工作,賴衛斌心甘情愿,默默奉獻。對本職工作,賴衛斌則是主動作為、任勞任怨。說起賴衛斌,石城供電公司觀下供電所所長謝騎駿贊不絕口。身為觀下供電所的大客戶經理,賴衛斌主動請纓,承擔了兩百多個臺區的電費催收,設備、線路維護工作。工業園的客戶們誰不知道:“用電問題就找大客戶經理賴衛斌!”特別是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疫情不宜頻繁外出,賴衛斌就利用客戶微信群,了解用電客戶需求。不顧自己的安危,主動上門聯系企業,為他們提供用電咨詢和幫助,為50多家大用電專變企業辦理了報停手續,受到了企業界的普遍歡迎和高度贊揚。進入2月下旬疫情逐漸趨緩,企業相繼復工,恢復用電是頭等大事。賴衛斌又奔走在工業園區各大工廠,推出報裝接電“快遞電力”服務,利用“網上國網APP”為企業快捷辦理恢復用電手續,不到三天就完成了申請復電、審核通過、恢復送電三個報裝環節,20多家企業足不出戶,一站式就辦好了用電所有手續。
在同事們眼里,賴衛斌是個與世無爭、與人為善、為人低調的好同事。多年來,他堅持每天早早地來到所里,把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打掃得干干凈凈。等同事們陸陸續續到來時,只看到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的辦公環境,卻不知是誰做了那個不為人知的“田螺先生”。
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賴衛斌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奉獻給了社會和企業,留給自己和家人的自然就微乎其微了。從做義工那天開始,賴衛斌基本上就沒有自己的空余時間了,本該陪家人享天倫之樂和個人的娛樂時間,他都無償的給了需要幫助的人。
對自己,賴衛斌是無悔的。對家人,他滿含愧疚。年邁的父母,他無暇侍奉左右。幼小的孩子,他不能陪伴成長。他沒時間陪妻子去買件衣服,沒時間帶兒子去逛次超市。
15年,一件件不問付出、不圖回報的善行;一樁樁不怕吃苦、不怕臟累的義舉。賴衛斌,一個把快樂和幸福留給他人、忘了自己的志愿者,一個心胸寬廣,內心陽光的志愿者。因為有他們,世界更加美好;因為有他們,生活更有希望。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