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電新聞網通訊員 王耀祖 李玉剛
“完成5座35千伏變電站投運,解決了滿掌、門堂等6個光伏供電鄉用電問題,實現了果洛地區6縣44個鄉鎮一級大電網全覆蓋;完成果洛州5縣63個貧困村29.1兆瓦集中光伏扶貧電站并網任務,惠及4231戶脫貧?!?月20日筆者在國網德州供電公司到青海幫扶員工王鵬的工作總結中見到這樣的成績單。
主動請纓,到國家脫貧攻堅點幫扶
2018年10月20日,王鵬主動要求參加“東西人才幫扶”,來到對口幫扶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供電公司。這里平均海拔4200米,總面積7.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只有20.3萬,藏族18.7萬,地廣人稀,多是無人區,氣候環境極其惡劣,電力設施建設極度落后,是我國給最后一批無電人口通電的地方,是國家脫貧攻堅戰重點扶貧地區。
到果洛的第二天,王鵬適應了一下當地氣候環境,就開始對電網情況進行現場調研。他說,作為變電運檢專業出身的自己,震驚于當地的人員配備情況:30座變電站,運維人員只有6名,二次人員只有4名,一次人員5名,負責現場全部的運維檢修工作。當地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的一年內這里要新增、擴建14項輸變電工程,我們從來沒有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進行如此多的停送電、驗收、投運工作,技術經驗又相對欠缺,這是巨大的挑戰?!蓖貔i熟知運檢業務,非常明白這意味著什么樣的工作量,這就是東西部之間的差別,不光是氣候上。
他把果洛地區的電力設施落后、電網技術匱乏、管理經驗缺失情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牢記自己的扶貧使命,暗下決心,一定要補齊這塊短板。
立志攻堅,讓技術扶貧在高原發光
到達果洛后,王鵬立刻投身到當地電力建設事業中,根據果洛電網實際情況,與當地人員密切協同配合,先后牽頭負責完成了果洛地區變電站五防隱患排查治理、變電站消防安全整改、電力設備帶電檢測、電力新能源并網等工作。
他聚焦易地扶貧安置點通電、光伏供電區域電網延伸、縣城配電網優化、清潔取暖配套電網建設等重點。用一年時間,參與完成了135個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的投產工作,38個村莊、1.15萬戶居民受益,農村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4316%,優化了果洛電網運行方式。
同時,結合當地人口稀疏、供電面積大的特點,積極開展“高原人口稀疏地區提高配網供電半徑技術研究”,以技術手段解決偏遠地區供電成本高、電壓低和三相不平衡等現實問題,參與完成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延長至2倍及233公里的超長距離供電驗證。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構建具有高原特色的堅強智能電網和清潔能源互聯網提供了“果洛樣板”。
為了把技術更快傳授給當地人,他組織開展了多次雪域高原大講堂,改變以往“一人講,多人聽”的“灌輸式”學習方式,開創了“人人講,大家談”的“互動式”學習模式。對一些技巧方法進行實地講解和現場演練,有效提升了當地電力從業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
播種愛心,用心照亮脫貧路
王鵬除了在技術上幫扶,還不忘記愛心幫扶,盡最大能力幫助當地藏胞。
三月的初春,寒冷的果洛大雪紛飛,王鵬來到加思乎牧讀小學,看望藏族留守兒童,開展校園“第三課堂”活動。一進校園他便感受到這所大山深處學校的熱情。為不耽誤孩子們的正常上課,午飯之后,“第三堂課”迅速開始。
他和隊員們向孩子們講述了雷鋒的感人事跡和雷鋒日的由來,與同學們一起回憶了雷鋒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感人故事。以看圖說話和問答的形式向同學們耐心細致地講解了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的基本常識。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他每次看望藏族兒童,都會帶去一些學習用品和禮物,儼然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大哥哥。藏族學生鬧日才讓說:“大哥哥最喜歡說的話就是‘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我一定牢記大哥哥的話,努力學習,將來為家鄉作貢獻?!薄T谒墓膭钕拢⒆觽兿嘈趴孔约旱呐?,靠自己的知識,一定能擺脫家鄉的貧困。這也正是王鵬所期盼的。
同時,王鵬還參與到當地重點貧困村的扶貧行動中,盡自己的能力,為當地藏民捐助一些油、面、棉被等日用品以及部分慰問金,支持和幫助藏族群眾。
高原之上,創造高度。王鵬說:“一年多來,自己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感覺在果洛從來不是客人,而是家人?!?/P>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