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羅正君 于蕾
2月29日,小雪。這是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建成在辦公室醒來的第37個清晨,"瑞雪兆豐年,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的,就像光明總會驅散黑暗。"他邊想邊收起行軍床,簡單吃了兩口早飯后,匆匆前往卓尼縣上卓梁扶貧車間,上門講解最新電費優惠政策,確保企業能夠盡快復工復產。
張建成,39歲,中共黨員,國網甘南供電公司總經理助理、國網卓尼縣供電公司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始終堅守在戰“疫”保電第一線,為洮硯之鄉兩萬五千余戶百姓守護著光明,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勞模的擔當和奉獻。
爭分奪秒 堅決做好供電保障
2月7日,卓尼縣供電公司接到縣醫院用電需求申請。現場勘查、討論方案、畫圖、盤點物資,“早一分鐘完成,就能為供電多一分保障”,他熬紅了雙眼,卻一刻也不停歇,凌晨三點半,最優供電方案終于敲定。
第二天下午,工程正式開工。
“這天氣偏在這個時候下雪,你們蹬桿的時候一定要踩穩,掛好安全保護繩......”他一遍又一遍向蹬桿作業人員囑咐道。細心的他對現場每一個環節都一一檢查,確保作業現場每一個人的安全。
在展放導線的時候,他擼起袖子和大家伙一起奮戰,忙碌中,衣服鞋子早已被雨雪打濕。中午顧不上休息,張建成和同事們在現場匆匆扒了幾口方便面,又繼續開始工作。
兩天兩夜的不眠不休,縣醫院雙回路電源供電改造工程順利完工。在接到縣醫院的感謝信時,他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凝心聚力,一定能渡過難關!”
2月9日,卓尼縣大峪賓館被確定為縣疫情防控醫學隔離點。“快走,大峪賓館沒有供暖施設,距離縣城又遠,不知道現場情況如何?”張建成立馬帶領值班人員前往實地查看情況。
“這賓館年久失修,改造起來恐怕難度有點大,如果每個房間增加一個電暖氣的話,負荷遠遠不夠。”城關供電所所長孫鵬有點發愁。
“我們沒有理由退縮!所有人分工協作,把里里外外的線路和設備都仔細檢查一遍,統計負荷情況。必須以最快的時間,最高的質量,完成任務”。張建成斬釘截鐵地說。
5層樓,120個房間,12個人跑前跑后只用了2天時間,增設了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2公里低壓線路、新敷設150米電纜、裝好了120臺電暖氣,大峪醫學隔離點線路更換工作順利完成。
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張建成好像已經感覺不到疲憊,只覺得自己充滿了干勁兒,“我是大家的主心骨,我必須保持最好狀態!”的確,卓尼縣供電公司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每一位職工,都被他的精神所感染,沒有一個人喊累,大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必須做好供電保障工作!
2月25日,張建成和同事們檢查完幾個防疫點的用電情況已經是晚上十點了。回到辦公室,他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媽怎么樣了?手術順利嗎?”“順利,你放心吧。這種時候,我知道你實在是走不開。你照顧好自己,家里有我呢。”妻子的包容和理解卻讓他更加愧疚。一天前,岳母肝硬化病情突然惡化,立即住院進行脾臟、膽囊切除和賁門靜脈曲張手術。可是家里只有妻子一個人,中風臥床的父親、血糖居高不下的母親、還有兩個小丫頭都需要妻子照料。他不敢想她是怎樣為他撐起這個家,對家人的歉疚讓他整晚翻來覆去無法入睡。
迎難而上 統籌兼顧復工復產
終于,甘肅省疫情發展形勢逐步向好,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三級。工作也逐漸轉向了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雙推進。
復工在即,張建成根據卓尼縣縣委縣政府和甘南供電公司相關要求,第一時間制定公司員工返崗方案,緊張籌備防疫物資。“務必做好詳細的梳理和登記,確保每一位員工安全返崗!”針對州外人員陸續返崗,他對人員返回交通工具、隔離住宿、隔離用餐、防疫消殺做了精心安排,一個個愛心包,一份份愛心餐,讓員工切身體會到了來自公司大家庭的關懷。
受到疫情影響,在時間緊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為確保2020年配農網工程順利復工,他輾轉奔波在當地政府機關,主動了解在疫情防控時期對工程復工的要求,并嚴格按照省、州公司關于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的各項要求,成立了卓尼縣供電公司2020年配農網工程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工程復工各項準備工作。
2月26日,他帶領相關人員赴洮硯鎮上達勿村配農網改造臺區現場,對復工人員生活場所安全隱患、防疫物資儲備、測溫記錄進行了仔細檢查。在經過消殺、體溫檢測后現場8名施工人員穿著整齊、佩戴口罩陸續進入施工現場,“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也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他對施工人員叮囑道。上午10時許,卓尼公司2020年配農網工程正式拉響了復工的號角。
時間在忙碌中飛逝而過,每晚回到辦公室,他都要拿出筆記本,面對疫情防控、青豫工程(卓尼段)復工屬地化協調、農網改造、脫貧攻堅、達標創優等眾多繁雜且重要的工作,查漏補缺是他每日的“必修課”,他總是能夠耐住性子認真的分析,反思,爭取將每件“瑣事”做到最好,做不好,反復做,他就像一個壓不壞的彈簧,壓力越大他就越有干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勇于擔當,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與所有“逆行者”同行,懷著戰不勝我不退的信念,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電力保障工作。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是用日復一日的堅持書寫著一名勞模的堅守和擔當!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