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向共鳴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逆行而上,奮戰保電前線,同病毒抗爭,與疫情賽跑,和時間競速。在防疫隔離點架通“生命電”,在城鎮、鄉村防疫點守護“民生電”,在抗疫情保供電攻堅戰中,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供電人的責任與擔當,全力保障4家防疫重要用戶穩定可靠供電,悉心守護轄區3.3萬余電力客戶的光明。他們,就是國網大冶市供電公司羅橋供電所的光明守護者。
在疫情大考中遞交請戰志愿
“我是黨員,我必須頂上!”“我也報名。”“我家里近,我也愿意頂上!” 1月29日,在羅橋供電所微信工作群里,大家爭先恐后,紛紛要求加入所里的值班保電任務。
疫情就是命令,保電就是責任。為了應對疫情蔓延確保轄區電力可靠供應,從1月30開始,黃石、大冶相繼封城,交通實行管制,部分員工無法返回崗位,幾名黨員和家離單位近的員工挺身而出,主動放棄休假,頂班頂崗,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44歲的供電所長鄒利帶頭值班,單位離家只有15分鐘的路程,可他卻連續20天沒有回去;58歲的老黨員黃樹義毅然選擇堅守崗位,經常忙碌到晚上才與家人視頻通話、互報平安;“安全大管家”曹益恒扔下妻子和兩個孩子,連續封閉值班47天;一同加入值守的女同志,發揮優勢做好后勤保障……疫情發生以來,他們沒有選擇守護家人,而選擇了堅守在防疫一線,用請戰表明戰疫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在保電戰線上踐行光明承諾
“可以送電了!”2月10日晚上23時許,在大冶市職業技術學院工作現場,持續戰斗了6個小時的鄒利一聲令下, 2棟學生宿舍樓300多個房間瞬間燈火通明。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大冶市防疫指揮部將大冶市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宿舍樓作為新增隔離觀察點,并要求供電部門當天完成供電設施保障。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羅橋所承擔著供電保障職責。
接到通知后,在剛完成合興紡織隔離點搶修送電工作的鄒利和“戰友”們,又火速趕赴現場。寒風呼嘯,他們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克服重重困難,在當天完成宿舍樓300多個房間照明燈具和插座的檢修和更換,并對配電變壓器、線路設備及開關連接點等進行了全面檢查。隨后他們又馬不停蹄轉戰羅橋衛生院、慈安康復醫院等疫情防控戰場,接通了一條又一條保電“生命線”。
你救死扶傷,我保電護航。為了確保轄區4家隔離觀察點的持續可靠供電,羅橋供電所精心制定保電方案,建立有效溝通機制,每天安排人員開展巡視檢查和紅外測溫,及時掌握用電需求,提供幫助。
“不一樣的戰場,一樣的擔當,讓我們共同抗擊疫情守護家園!”看到供電員工這么拼命,慈安康復醫院的負責人激動地說。
在優質服務中傳遞電網暖流
“供電所嗎,我們這2棟樓、60多戶家里突然停電了,麻煩你們趕緊派人過來看看。”2月5日下午16時,羅橋供電所值班室接到青松村用戶打來的電話。
“現在是疫情期間,用戶家里沒電肯定很著急……”雖然青松村僅離供電所300米,但搶修人員一刻也不敢耽擱。
經檢查發現是埋深電纜短路造成停電,考慮到埋深位置和施工作業難度,鄒利立刻聯系施工隊,并現場指揮挖機作業。
夜色籠罩,天空飄起細雨,搶修人員分工協作,默契配合、有條不紊地開展搶修工作。幾個小時后,故障電纜全部更換完畢。“來電咯,來電咯……”聽到用戶高興呼喊的那一刻,他們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頂風冒雨徒步5公里解決村民自家設備故障,不畏黑夜寒冷登桿搶修線路故障……自疫情發生以來,羅橋供電所共線上解決客戶問題50筆,處理現場故障64筆、先后出動172人次。
電力搶修不停歇,優質服務“不打烊”。疫情期間,羅橋供電所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積極做好特殊時期的優質服務,通過微信服務群、遠程視頻指導等方式,加強與客戶溝通頻次,7x24小時保持在線,積極引導客戶在“網上國網”APP辦理電費繳納等業務,耐心細致為客戶解決各類用電問題,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始終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截至目前,羅橋供電所保持著優質服務“零投訴”。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