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福建電科院:鏗鏘玫瑰“疫線”展風采 復工復產“紅妝”添力量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郭清梅
面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國網福建電科院全體女職工巾幗不讓須眉,為抗擊疫情增添溫暖與力量,用實際行動書寫“閩電巾幗”“新時代女性”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護航電網 凝聚“她”力量
自春節假期以來,國網福建電科院電網中心的“巾幗之花”們有的提前退掉了回湖北娘家的車票,改在福建夫家過年;有的早早自駕回福州,在居家隔離期間爭分奪秒開展專題分析、科技項目攻關。黨員蘇清梅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圓滿完成2020年福建外送4500MW下系統穩定水平及安全約束分析等工作,保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福建電科院電網中心每年承擔了大量的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研發攻關任務,如何保障各大研發項目不受疫情影響如期進入節點流程?電網中心預備黨員張慧瑜主動靠前,提前做好負責的黑啟動輔助決策系統、電能質量能耗影響量化評估兩個項目的驗收準備及試點效果分析等工作;杜培線上線下開展電壓暫降“污區圖”電網故障仿真以及電力市場研究等工作。她們說,自己能做的就多做一些,好方便團隊成員做好各自環節的銜接,大家協力按照既定研發工作部署推進,就能將疫情對部門科研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高壓試驗大廳,帶電作業車等設備檢測工作緊鑼密鼓進行著,評價中心施倩、謝幼紅、唐宏三位女同志一絲不茍、嚴謹細致進行著各項試驗操作;在油氣實驗室,為做好特高壓及柔直的油品質量跟蹤工作,評價中心檢測人員郭元娟心細如發,可她扛起鋼瓶卻能健步如飛,每天都在上演著“精細人”與“大力士”的反差萌。
在電能表自動化檢定車間,計量中心廈門檢定基地的姑娘們正對流水線的標準裝置進行逐臺“體檢”,開展電能量值驗證、比對工作,確保計量的準確可靠;在電源中心水土保持實驗室,環保室主管王重卿帶領技術人員進行衛星遙感影像解譯,加緊開展“天地空一體化”監督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只待疫情解除后,開足馬力全面鋪開現場工作。
復工復產 綻放“她”魅力
今年,國網公司巾幗建工標兵楊海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雖然不要出差到現場,不需要到辦公室值班,但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牽掛著街面電廠大壩的安全。
2019年底街面電廠大壩例行水下檢查時發現大壩面板區局部破損出現漏水。水庫水位削落后,面板缺陷露出來了,臘月二十六,楊海云奔赴現場,實地查看面板缺陷發展程度。因為接近年關,工人不好請、材料不好買,方案需要進一步細化,她在現場跟大家討論后決定,過完年后再進行面板修復工作。整個春節期間,她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和施工規范,將相關資料發送給電廠專責,并與之詳細討論了街面大壩缺陷的特點,提出針對性修復的思路。
受疫情影響,節后現場遲遲不能復工,工人無法進場,材料無法到貨。她心急如焚,但特殊時期也只能通過電話、微信等手段持續關注現場施工情況,并與電廠方溝通優化細化修復方案。2月22日,她乘車200多公里來到現場,與電廠、施工人員就現場工藝要求進行了深入討論分析,反復交代現場注意事項,才驅車返回福州。
打贏“復工復產”攻堅戰,很多普通女職工們,不在“一線”卻勝似“一線”。為保障福建多個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投產,電網中心技術人員方曉玲在孕期仍緊鑼密鼓開展了廈門地鐵3號線項目、平海灣海上風電三期、尤溪湯川風電場等工程項目的電能質量預測評估工作;為高效支撐“復工復產”攻堅戰和電力復工指數的分析工作,互聯網中心運營分析室主管傅儷主動獨立承擔起疫情期間的外部信息監測報送工作,同時還承擔多項數據對比分析、指標計算依據搜索、運作模式研究等專題情報分析任務,已編制完成16期《防疫復工外部信息監測日報》,為福建電力公司做好防疫復工及政府精準決策服務工作提供信息支撐服務。
后勤保障 展現“她”風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狙擊戰中,物業公司食堂管理員吳琛和她率隊的食堂“娘子軍”每天要負責院區、高星公司、計量中心到崗職工、周轉房入住員工、甚至門口保安、保潔人員的三餐供應,每天大概要烹煮350多份可口、安全的美食,送餐戰線綿延幾十公里,歷時1個多小時,但是從來沒有漏掉過一個。
吳琛和食堂“娘子軍”只是個縮影。為打贏抗擊新冠疫情狙擊戰,中試公司綜合管理部主管張衛凌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信息傳遞、物資儲備、后勤保障、協調服務等相關工作。自大年初三起,她主動多渠道聯絡不同口罩供應商,在口罩緊缺的防疫前期,她向身邊同事、一線醫護人員、地鐵站工作者、福利院等捐贈口罩兩千多個;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女職工既要密切配合落實防疫工作要求,又要做好防疫物資供應、疫情防控科普、在線學習培訓等各項后勤保障工作,構筑起疫情防護最強“防火墻”……
鏗鏘玫瑰逆寒綻放,國網福建電科院的全體女職工們展現了當代優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巾幗風采,是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和打好“復工復產攻堅戰”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張媛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