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點滴凝聚光亮
——薛麗雯全家抗疫記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張繼月
“叔,你一個人在家照顧好自己,有什么需要就給我們打電話,咱們隨時溝通。”
“好咧,謝謝你,也謝謝咱們單位對我的關心!”
3月9日,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后勤服務中心員工薛麗雯又開始新的一輪與獨居離退休老同志溝通,了解其在防疫期間的身體狀況,思想狀況和生活需求。一個電話,一次溝通,一句問候,周而復始,看似簡單而重復的工作,是薛麗雯,也是像她一樣的廣大黨員,在不同崗位上用一點一滴的小事,凝聚成戰勝疫情的力量。
今年53歲的薛麗雯,是一名有著26年黨齡的老黨員,主要負責在長部分直屬單位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她是同事眼中勤勞肯干的大姐,也是許多離退休老同志心中最可愛、最值得信賴的“孫女”。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變化,從2月2日開始,薛大姐加班加點,開展離退休老同志防疫排查工作,每天都要耐心細致的與老同志溝通。由于是春節期間,許多老同志外出,一輪電話下來,會出現很多電話無法接通或無人接聽的情況。“有時候,一個電話就需要每天反復撥打好多次,一打就是好幾天,我的心就揪揪著,期盼老人家平安無事!”有的電話長時間無人接聽,薛大姐就千方百計與其親屬反復溝通確認。一位定居加拿大的老同志在回國后得知薛大姐已經給其以及家屬致電多次,立即給薛大姐打來電話報平安,這是最后一名直接與薛大姐聯系上的老同志。薛大姐高興地說:“聽到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我心里的石頭就徹底落地了。老人家還委托我幫忙向災區捐款。”就這樣,薛大姐和同事們于2月21日前出色完成后勤中心黨組織交給的620名離退休黨員疫情排查及相關工作,確保“雙零”。
薛大姐和同事們又經過耐心細致的排查,確認了35名獨居老人,于是,一周一次的電話問候和叮囑成為確保老人安全的一道基礎防線,也把該公司黨委的關懷傳遞給了離退休老同志。
工作繁瑣而簡單,意義卻不平凡。薛大姐總是笑呵呵地投入到工作中,并總是將最繁重的工作攬過來,不講條件,不計回報,她覺得自己年齡大,有經驗,家離單位還近,還是老黨員,應該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調查統計赴鄂支援家屬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薛大姐的女婿葛春秋作為一汽總醫院ICU科的護士,此時正在武漢抗疫一線,而她的女兒蔡碧荷,作為長春市南關區鴻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也一直奮戰在抗疫最前端。
1月25日,大年初一,吉林省衛健委組建赴鄂醫療隊的號召下達,葛春秋第一個向省一汽總醫院報名。女兒蔡碧荷表示強烈支持的同時心里依依不舍,更多的是止不住的擔憂。薛大姐紅著眼圈對女婿說:“孩子,這是你的職責,你放心去武漢,我們是你的后盾!”她還對女兒說,“咱得堅強,身穿白大褂就代表著使命,代表著選擇,你別流露太多情緒,你要微笑著送春秋去一線。”1月26日,大年初二,葛春秋便隨隊赴鄂馳援,到3月9日為止,葛春秋已經在鄂工作45天,現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醫院工作。剛開始他所在醫療隊因為醫院短期內收治了大批患者,工作量非常大,有時一個夜班要收治十多名患者,而且都是重癥,工作強度超出了人體極限。
在工作中,葛春秋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和手套,連續工作6個小時。護目鏡的鏡片上經常會有哈氣,但卻不能擦,近視眼鏡再加上護目鏡的雙重壓迫讓他的臉上出現一道深深的壓痕,有的地方破皮流血。為了節省防護資源,使防護服用的時間久一些,他每天工作時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不換衣服,也不休息。一天下來大汗淋漓,體力透支。只有工作結束后,他才能休息吃飯,思念家鄉的親人。
開始,葛春秋并沒把困難告訴家里,每次視頻都是告訴妻子一切都順利,一切都好。而蔡碧荷通過新聞報道和丈夫的疲憊的神態得知了醫療隊狀況后,心疼不已。薛大姐勸慰女兒,也給女婿吃定心丸,“孩子,你放心吧,照顧好自己,我們在家都很好,省公司和我們后勤黨委都非常關心咱們家。有組織的關懷,你別惦記我們,就安心工作,我們在家等你勝利歸來!”
2月12日,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看到消息后,薛大姐和蔡碧荷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這么多病人如何救治?怎樣救治?春秋有沒有危險?會不會累病?蔡碧荷憂心忡忡。薛大姐壓下心中的擔憂勸道,“春秋他們防護措施到位一定不會有事的,而且全國各地都前去支援武漢了,大家會共度難關!我們在家也要努力工作,不讓春秋擔心!”
一家人的心隨著每天變化的新增數字起起落落。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蔡碧荷的工作同樣不輕松,從1月26日(大年初二)開始,她就一直工作在南關區鴻城社區衛生防疫第一線,開展宣傳及防疫工作,同時每隔兩三天還要到高速路口,對入城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寒風中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有時蹲在地上十幾秒就算是休息。有時,女兒累的回家倒頭就躺在床上,薛大姐很心疼,捂著女兒凍得冰涼的腳給她打氣,“姑娘,你的工作多神圣,多重要,你們是這個城市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呢!”
2月15日,鴻城社區排查出一對老夫妻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于是,蔡碧荷隨社區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核查這對老夫妻的活動軌跡情況,以及人員接觸情況,為準確上報信息提供第一手材料。目前蔡碧荷每天都要對返長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隔離檢測,參差不齊的人員素質讓她有時委屈萬分,可是想想媽媽勸慰的那些話,感覺自己又充滿了工作的激情。
薛大姐一家人心手相牽,又各自奔忙在抗疫路上,有擔當、愛奉獻,彼此牽掛,彼此惦念,又愛莫能助。薛大姐一家用踏實的工作,演繹著中國最普通家庭抗疫故事。薛大姐用母親的情懷成為兒女最堅強的后盾。
薛大姐的付出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對生活、對黨的熱愛。據了解,薛大姐從1997年國家開始實行義務獻血政策以后,每年堅持獻血2次,每次400CC,23年從未間斷。而在國網吉林電力組織黨員支持抗疫捐款中,她本人捐出了一千元。在組織的關照下,在使命、責任的呼喚下,在薛大姐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葛春秋莊重地向臨時黨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全力救治病人,圓滿完成醫療救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