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中電新聞網通訊員 代兆民 王衍
“4號變壓器低壓側C相電流84安、出線端子溫度21度、環境溫度零下4度。正常!”2月15日,上午9時,在山東德州利爾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德州供電公司配電運維二班技術員梁鳳賓和同伴測量完今天特巡的最后一項,悄悄松了一口氣,5個重點用戶電力設施均正常!
“下午,注意幾個溫度偏高點,看有沒有上升趨勢。”梁鳳賓對同伴交待著,拿出手機,給愛人發了條微信“521”。這是他和妻子約定的平安語,暗喻“我愛你!”
梁鳳賓的愛人崔松梅是天津武警某部醫院護士,由于工作在兩地,結婚兩年來,總是聚少別多,“521”便成了兩人的特定昵語。
微信并沒回復,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昨天,愛人已隨部隊抵達武漢,接管泰康同濟醫院,今天應該正式隔離上崗了。
不過鳳賓還是有種莫明其妙的期待。
本來春節前,小倆口就商量好了,回唐山農村老家陪二老過個團圓年。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正其樂融融,看著春晚吃年夜飯。媳婦悄悄把手機遞給鳳賓,部隊緊急命令,全體醫護人員立即歸隊待命,隨時準備登機馳援武漢。
軍令如山!
鳳賓心里咯噔一下子。上午,小倆口一進門,二老臉上就樂開了花。兒子、兒媳出雙入對,一個電力工程師、一個英姿颯爽的女軍醫,這可是全家的榮耀,喜慶氣頓時填滿了農家小院。可凳子還沒坐熱就要走,鳳賓頗有些說不出口。
“快收拾收拾去吧,孩子,老話說得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問清緣由,老父親一句話,讓小夫妻心中一熱,團圓飯成了告別飯。
大年初一,一大早,梁鳳賓就駕車把妻子送到了天津部隊醫院駐地。
臨別,鳳賓塞給妻子一個食品袋,里邊是五個蘋果、兩塊巧克力和一個棒棒糖,以物代言“521”。從大學相識到現在,10多年來,對小兩口而言,告別已成家常便飯,可這次,總感覺有些不同。
“就要上前線了,保護好自己!”
“你也是,少出門,正好趁過年多陪老人幾天。”
鳳賓點頭會意。他駕車離去時,后視鏡中,妻子正以軍人標準的立正姿勢,目送他。鳳賓暗道慚愧,愛人的囑咐恐怕要落空,因為自己也要上前線了。
班里管著德州經濟開發區42條10千伏供電線路、400多家企業、醫療單位和居民小區。利爾康、樂泰等多家醫療器材生產廠家都在轄區內,看眼下這勢態,肯定要提前復工,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這種情況下,供電設施很容易出現過熱、超載等異常,保電工作必須走到前頭。
梁鳳賓匆匆給父母通了個電話,就一打方向盤,返回了單位。
不出所料,上級的緊急保電通知幾乎和他同步到達,要求對轄區內的醫院、醫療器材生產企業、有關公共供電設施,按“一戶一冊”制定疫情期間保電方案,上門幫扶、加強特巡,確保萬無一失!
全班14個人也都不約而同地到崗,口罩上寫滿了“嚴峻”!
也不妨說,平時,大家都把“電”,當成看不見的老虎,如今竟又遇到一只同樣看不見的“新老虎”。
梁鳳賓意識到,這會兒,真的進入陣地了。他幾乎一天一夜沒合眼,協助班長制定保電方案、安排值班。身為班里的技術員,又先后參加過北京國慶、青島海軍節等重大保電行動,有一定經驗,他主動要求帶班參加重點用戶上門幫扶、保電工作。不間斷地對相關供電線路和5家重點客戶用電設施,堅持一天兩次特巡、測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消毒劑、防護服、口罩……這些平時在居家生活中,幾盡忽略的東西,如今卻成了救命稻草,而電力作為主要能源支撐,絲毫疏漏,都可能影響生產,那將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2月7日,梁鳳賓在利爾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例行檢查時,發現4號變壓器低壓端子有過熱異常,溫度已達60度,突破“紅線”,發展下去,就有燒壞設備、造成生產車間停電的危險。這個公司是以消毒及相關產品為主的專業化制造商,也是此次支援武漢緊急物資的生產大戶。梁鳳賓隨即幫助廠家及時進行了處理。隨后,又帶人留守觀察,每小時測溫檢查一次,直到深夜,確定設備正常后,才離開。
今天,梁鳳賓在特巡中特別謹慎。
他清楚,配電運維這個行當,直接和帶電設備打交道,最忌諱的就是工作中分心。可今天心里確實有些不踏實,眼前總是閃過那個身穿隔離服的倩影。
上午發出的“521”一直沒見回音,醫護人員隔離上崗期間不能接打電話,這一點他是知道的,但,稍有閑遐還是忍不住看看手機,期待著那條來自武漢的回音。
晚上9點30分,梁鳳賓他們完成了今天最后一次特巡。上午那幾個偏高的測溫點已降下來,應該是當時電流較大的原因,車間里隆隆的機器聲,傳遞著平安消息,也報告著他和同伴們一天來的奮戰成果。
梁鳳賓疲憊地回到住處。
一進門先打開微信,眼前頓時一亮──
“剛出病房,一切安好,切切保重,‘521’”
“估計啥時能回來?‘521’”
“待到春暖花開時,‘521’”(眨眼笑臉)……
鳳賓也笑了,忽然又覺著自己這話問的有點多余……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