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不把電力保障做好 絕不罷休
——播州供電局配電所三分部安全專責張小軍
中電新聞網通訊員 倪妮
“疫情當前,我作為黨員更應該走在最前面,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確保轄區(qū)內10千伏線路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1月27日,播州供電局配電所三分部安全專責張小軍在微信工作群里面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不把線路巡線工作做到位,把電力保障工作做好,絕不罷休。
今年43歲的張小軍在電力行業(yè)工作了19年,是一位有著十年黨齡的老黨員,同時也是班組里的“主心骨”,大家都習慣性的稱呼他為“軍哥”。自1月27日接到對轄區(qū)內定點救治醫(yī)療機構保供電工作的通知后,張小軍就主動表明態(tài)度,誓與疫情共進退。
配電所三分部主要負責轄區(qū)內7個鄉(xiāng)鎮(zhèn)中高壓部分的搶修維護工作,接到任務后,張小軍立即對線路負荷情況進行分析,并制定了詳細的保供電工作方案,通過線上監(jiān)測和線下巡視維護的方法對這幾條重要線路開展全面體檢。
10千伏松鎮(zhèn)線、松毛線、松樂線、松野線、沙白線、山芝線、山鎮(zhèn)線,這7條線路分別關系著轄區(qū)內7個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的用電穩(wěn)定,時間短、任務重、供電線路長、覆蓋面積廣,且都是山區(qū),以往大部分采用無人機巡線的方法。為了在最快的時間里把線路的巡視維護工作做好,張小軍和班組成員商量,把無人機用在山高路難走的沙白線、山芝線、山鎮(zhèn)線三條供電線路上,而自己和另外三名班組成員擔負起了另外四條線路的人工巡線工作。
10千伏松毛線全長140多公里,近一半線路都在山上,巡視大概要花費一天多的時間,為了能在天黑前完成山上部分線路的巡線工作,保證大家的安全,張小軍天剛亮就帶著班組成員出發(fā)了。
“大家要時刻保持聯(lián)系,有什么問題及時溝通。注意帶好口罩,遇到攔路的村民要耐心講解。”巡線前,張小軍反復的叮囑大家。
天氣寒冷,山林里樹木茂盛導致路面濕滑,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張小軍就時刻提醒大家,看到石頭上長苔蘚的不要踩,小心摔跤。
他們一段一段的巡視,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餓了就隨便吃一點餅干,直到在記錄表上打上最后一個鉤,確認線路沒有問題后,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看到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張小軍3歲的兒子張一鳴在他每次出門前都會給他說:“爸爸,你慢點哦!”。每次一聽到開門聲音響起,就會高興的跳起來說:“爸爸回來了。”每當看到兒子臉上揚起的笑容,張小軍就覺得一天的疲憊也值得了。
作為一個父親,張小軍知道這個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固然很重要,但是他更明白,電力對于醫(yī)護戰(zhàn)線的人員來說是多么重要。
連續(xù)幾天的巡線工作完畢后,班組成員都對他說,你休息一下吧。他嘴上答應著,第二天又悄悄的跑到辦公室,還笑著開玩笑說:“我家那么近,閑來無事來看看你們。”一有任務他就搶著去開車,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閑不下來的“軍哥”,也就由著他
巡線測溫、搶修維護、日常監(jiān)測,今天是張小軍連續(xù)在崗的第十五天,他并不知道接下來這場戰(zhàn)還要打多久。他只說,我是一名黨員,只要需要我,我就會馬上出現。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