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
等我回家的,一定讓外孫子親個夠!
——記國網遼寧沈陽市沈北新區供電公司電纜運檢班班長鄭文浩
中國電力新聞網 通訊員 陳龍
“防疫保電這么忙,干脆就不回家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樸實的理由,國網遼寧沈陽市沈北新區供電公司55歲的黨員、電纜運檢班班長鄭文浩,從除夕開始到現在,在戰疫情保供電的一線堅守了20多天,這也意味著,老鄭已經20多天沒家了。
任何工作都要走在前頭
“10千伏總部甲線開閉站電纜接頭溫度4.5攝氏度,運行正常。今天的巡視任務結束。”2月16日,鄭文浩和當天的值班人員趙振鐸、張忠君,按照特殊時期重點電纜線路每日一巡的要求,完成向沈北新區醫院、隔離賓館、負壓救護車生產企業供電的3條10千伏電纜線路及開閉站的巡視工作。
連續數日的高強度巡視讓55歲的老鄭有點吃不消,“為了保證這三條電纜運行不出問題,我們將正常每半個月巡視一次改為每天巡視一次,今天已經是第24天了,腰有點疼,不過沒大礙,還能繼續戰斗。”
鄭文浩他們班共有員工11人,負責沈北新區131條電纜的維護和故障搶修任務,在疫情防控期間,有3條電纜作為重點保電對象。特殊時期,除了老鄭,其他人采取三班倒的值班模式。
鄭文浩說,“電纜運檢是一個技術難度較大的工作,特別是夜間故障查找非常難,我的經驗比大家能多一些,特殊時期,何況我還一名黨員,我覺得任何工作要走在前頭,反正家離單位也挺遠的,來來回回的太耽誤時間,干脆就不回了。”
最想念我的外孫子
除了完成日常的保電任務外,老鄭他們班還主動參與到居民用電的延伸服務中。2月12日,清水臺清興小區自來水泵站自維箱變停電,導致小區1260戶居民停水,物業電工反復查找電纜均未排查出故障。
“現在疫情嚴峻,百姓們都盡量呆在家,沒了水,大家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接到求助電話后,我帶著值班人員就趕過去了。”鄭文浩和他的同事不到30分鐘就順利排查并修復了箱變電纜故障,小區恢復供水。
那是鄭文浩二十天以來第一次在居民小區執行故障搶修任務,雖然不是他的家,但園區里的座椅板凳、活動廣場及一扇扇窗,都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氣息。“要說不想家那是假的,只不過是逼著自己不去想,那次搶修讓我第一次感覺到離開家太久了。”
那天晚上,他和他的家人視頻通話了好久。他說,“我最想念的就是我的外孫子,他才2歲,不知道疫情啥時候能結束,我一有空就設想著回到家,外孫子撲到我的懷里,小嘴親我的畫面……”說到這,鄭文浩不由得鼻頭一酸。
其實,家人提出過很多次想過來看看老鄭,但都被他拒絕了,“我天天外出,還接觸不同的用戶,家人來了怕不安全,挺一挺吧,短暫的別離是為了日后更長久的相聚。”
疫情不退我不回家
這段日子里,鄭文浩的手機24小時不離身,認真執行特殊時期供電保障任務,在他和同事們的堅守下,沈北新區高低電纜運行平穩,為疫情防控、居民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電保障。
隨著沈北新區復工復產企業的增多,需要重點看護的電纜線路也越來越多,這給老鄭他班增多了很多工作任務,但老鄭沒有絲毫的怨言。
鄭文浩說,“我很幸運能夠工作在供電企業,我的付出遠不及企業給我的回報。作為黨員,只要能多做一點我就多做一點。有大家,才有小家。疫情一天不退,我就一天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