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6-26 14:26
山東電力現貨市場開啟“導航”模式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李東海
6月17日,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這是繼廣東和山西之后全國第三個電力現貨市場轉正的試點省份,成為國家電網經營區內首個在受端省份正式運行的現貨市場。
時至年中,又值能源保供迎峰度夏,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結束了長達30個月的長周期不間斷結算試運行宣告轉正,備受業內關注。
能源結構為改革“命題”
山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同時也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資料顯示,2023年山東全社會用電量7965.6億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二,電力裝機容量2.12億千瓦居全國首位。
山東還是新能源裝機大省。截至2023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達9122萬千瓦,占全省裝機總容量的43%,其中光伏裝機5693萬千瓦,規模全國第一。
大規模、高比例的新能源裝機也催生了山東儲能的高速發展。截至目前,山東新型儲能、抽水蓄能規模分別達到428萬千瓦、400萬千瓦。
此外,山東電網規模全國最大,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環網”國內規模最大的省域交直流混聯電網,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強。
這一系列的先發優勢和資源稟賦,為山東電力現貨市場探索運營提供了豐富的業態,也為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當前,隨著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推進,山東省能源電力發展格局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位參與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資深人士表示,一方面,受電能消費比重上升、煤電發展空間受限及新能源“大裝機小電量”等因素影響,電力供需呈現階段性趨緊態勢,亟須探索建立供電保障兜底機制,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另一方面,新能源逐步成為主力電源,煤電向基礎保障性調節性電源轉變,傳統以電量競爭為主的市場機制,無法準確體現電力市場各經營主體為系統提供的電能量價值、容量價值、安全價值、綠色價值,不利于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也難以平衡多元經營主體利益。
電力市場改革成了破題的關鍵手段。
優化市場增添保供“底氣”
山東自2017年8月被確定為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省份開始,就肩負起探索“轉型中建市場”和“‘受端’省份建市場”的使命。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能源政策與市場研究院副院長凡鵬飛表示,此次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有五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值得關注。
一是配套建立全國首個容量電價補償機制,有利于保障電源固定成本回收;二是合理設置市場限價,有利于形成充分反映電力供需的峰谷價差;三是設計分時價格零售套餐,有利于實現分時電價信號向終端用戶的傳導;四是探索國內首個爬坡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品種,利用市場化手段挖掘系統調節能力;五是建立了“事前+事后”市場力行為監管機制,有利于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的穩定。
“作為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著眼高比例光伏發電特點,創新配套運營機制,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系統化、科學化、統籌考慮多元目標、具有可操作性的現貨市場建設路徑,為同類型地區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樹立了先行示范和樣板。”凡鵬飛說。
凡鵬飛向記者介紹,在具體運行環節,為實現保供應、保安全、穩價格、促消納,山東電力現貨市場通過引入容量補償電價機制,設置容量補償分時電價,激勵發電企業嚴控機組不可控容量,促使火電機組非停率和受阻率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山東創新實施現貨市場分時電價全鏈條傳導機制,以現貨市場分時價格信號為指導,優化工商業分時電價與分時零售套餐約束機制,適時調整代理購電用戶分時電價浮動比例和峰谷時長等參數,實現現貨市場分時價格信號向終端用戶的有效傳導。
一系列組合拳,推動山東電力市場的供給側與用戶側實現了動態平衡,電力保供能力顯著提升。
新業態給堅強電網“依靠”
據了解,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負荷高峰時段現貨高價激勵煤電機組發電能力提升270萬千瓦,激發獨立儲能頂峰放電能力充分釋放,分時電價機制引導市場化用戶晚高峰移峰200萬千瓦,有效助力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國網山東電力調控中心現貨市場處處長馬強表示,現貨市場低谷低價和分時電價信號的傳導,充分調動了各類資源參與新能源消納。今年春季,在新能源大發、電力需求下降的低谷時段,現貨市場低電價激勵煤電機組深調371萬千瓦,分時電價機制引導市場化用戶午間填谷500萬千瓦,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消納,推動了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
當前,新型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集商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迅速發展。對于這一新趨勢,山東電力現貨市場不斷完善各類經營主體參與模式,建立了獨立儲能“電能量收益+容量補償+租賃收益”的市場盈利機制,明確新能源與配建儲能聯合入市規則,出臺新能源配儲轉獨立儲能的技術條件、支持長時儲能試點應用的若干措施。
截至目前,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已有28家獨立儲能電站和2座風電場配建儲能常態化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有效促進了新型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據悉,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山東虛擬電廠接入資源容量預計突破80萬千瓦,調節能力可達10萬千瓦,此舉將進一步提高山東電網靈活調節能力,實現負荷側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助力山東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及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長周期不間斷結算試運行30個月,歷經迎峰度夏、度冬及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保電等多場景實戰檢驗。從實際運行情況看,山東省內各類經營主體對電力市場的預期和信心不斷增強,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電力交易格局已經形成。
記者了解到,在市場建設過程中,山東能源監管辦、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能源局通力合作,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確保了市場建設的高效推進、各項難題的有效破解。
相關主管部門負責同志表示,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轉正運行,是山東省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標志著該市場在形成電價、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地位得到了確立?!跋乱徊?,將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情況,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推動山東加快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為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山東力量、提供山東經驗。”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