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論壇 | 推動產業西移和“西電西用”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6-26 09:14

推動產業西移和“西電西用”

趙秋莉 傅觀君 張晉芳

  區域協調發展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4月23日召開的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創新跨地區產業協作和優化布局機制,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等。西部地區作為我國新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雙碳”目標任務下具有特殊意義。面對我國新能源資源與負荷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如何有效統籌西部地區新能源資源開發與利用成為當前及未來亟須解決的問題。

  “西電東送”成效顯著

  基于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謀劃建設“西電東送”工程。截至2023年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累計建成“西電東送”重點工程50余項,其中特高壓輸電工程35項。“西電東送”工程在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引領電力科技創新發展、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當前,我國正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以及藏東南等西南水電基地建設,“西電東送”規模還將持續擴大。但是,未來“西電東送”能力進一步提升還面臨環境、技術、體制機制等多方面挑戰,如站址廊道資源緊張、工程投資和輸電成本增加、送受電機制不健全等。

  碳“雙控”加速產業西移

  “十四五”以來,隨著國內能耗“雙控”向碳“雙控”轉變、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加深、綠色供應鏈要求趨嚴等,碳排放對控排企業、出口型企業和國際供應鏈企業等的約束不斷增強,工業產業布局逐步呈現向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轉移集聚。“十四五”前兩年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較全國平均增速高5.2個百分點,遠高于“十三五”時期,尤其是西北五省和內蒙古工業增加值增速遠超全國平均增速。2021年和2022年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占比年均增加0.9個百分點,相當于“十三五”時期的五年增幅。

  綜合來看,未來西部地區新能源的大規模消納,在努力提升“西電東送”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西部地區的就地消納能力建設,即“西電西用”,并要提前規劃,引導產業向西部轉移和布局。“西電西用”與產業西移相伴相生,推動產業西移不僅要考慮西部地區的資源和市場優勢,還要綜合考慮全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

  推動高耗能產業向西部轉移

  一方面,高耗能產業向西轉移具有較大潛力,同時具備較大成本優勢。一是當前很多高耗能產業仍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如傳統六大高耗能產業50%以上聚集在東部地區,而按照工信部印發的產業轉移指導目錄,東部地區應逐步調整退出或不再承接傳統高耗能產業。新興用能產業中,大數據中心、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計算機和通信及電子設備制造業在東部布局的比例均達到60%以上,部分產業達到70%以上,隨著西部地區新能源裝機市場擴大,相關產業西移的潛力也在增大。二是高耗能產業用能成本占比高,向西部轉移具有顯著成本優勢。數據顯示,傳統六大高耗能產業用能成本基本在10%以上,而西部地區能源資源優勢突出,平均大工業電價較東部地區低約0.25元/千瓦時。三是高耗能產業用電量高,向西部轉移可有效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六大傳統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比約40%。據測算,西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增加1個百分點,新能源利用率平均增加0.56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新型電力系統相關產業鏈在西部布局具有資源、市場和“一帶一路”區位優勢,可以有效擴大內需、帶動西部經濟增長、促進新能源消納。西部地區鋰、鈷、鎳等礦產資源和新能源資源優勢明顯,區域內規劃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大。

  完善規劃和產業政策

  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的過程中,高耗能產業西移的速度和規模均有所加快,需要完善規劃、產業政策和西部地區產業配套等,促進產業西移與“西電西用”形成良好循環。

  規劃方面,一是加強對能源電力規劃與產業規劃協調性的頂層設計,建立國家、區域、地方層面能源電力規劃與產業轉移布局的協調對接機制,推動建立二者的協調滾動修編機制,促進能源電力配置與產業布局協同優化。二是堅持全國一盤棋,協同優化區域能源資源開發與產業布局調整。送端要充分考慮產業轉移帶來的用電負荷增長,優先保障自身用能,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電力外送;受端要科學平衡本地電和外來電、常規電和綠色電比例,在高效發展本地保供電源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后續受電通道。三是著力引導新能源布局與典型用能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新能源發電特性與典型用能產業負荷特性研究,著力推動西部新能源資源富集區與氫能、大數據中心、傳統高耗能產業等的融合發展。

  完善產業政策配套方面,一是加強區域碳預算引導。隨著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區域碳預算將會成為影響地區產業布局和電力布局的關鍵因素,建議區域碳預算適度向西部地區傾斜,以引導產業向西轉移和布局。二是加快完善“零碳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等產業綠電支持政策。如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有機結合綠色能源生產和綠色產業集群,協同融合新能源、儲能、氫能等產業,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三是強化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人才等配套建設。據測算,西部地區傳統六大高耗能產業平均單位產值交通成本較東部地區高15%~104%,完善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是提升西部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四是要加大西部地區對外合作開放支持力度。積極暢通西部地區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開放通道,拓展西部地區工程、裝備、技術、標準等輸出市場,拓展新能源國際市場。(作者單位: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