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5-06 13:02
朱劉柱 葉鈺童 王寶 楊敏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24〕196號),進一步規范了電力輔助服務價格機制,激勵電力調節價值更好發揮作用,是繼出臺煤電容量電價政策激發電力容量價值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決策部署的又一重要舉措。
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綠色低碳轉型,需要激活電力商品的多元價值屬性。電力價值將從以電能量價值為主,逐步向電能量價值、調節價值、環境價值、容量價值等多元價值并重轉變,并充分利用電力多元價值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電力多元價值的重要性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電力商品價值進一步細分為能量—調節—環境—容量四維價值體系。
能量價值方面,電力作為基礎保障性能源,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用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即為電力的能量價值,能量價值是電力商品的主要屬性。在當前全球能源危機、經濟下行、極端天氣頻發的新形勢下,電力供應緊張局面頻繁發生,電力能量價值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調節價值方面,為維持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滿足電壓、頻率等方面要求所需要的一系列服務,即為電力的調節價值。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系統調峰、調頻、備用乃至爬坡容量等靈活性電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愈發突出,亟須激活電力的靈活調節價值。
環境價值方面,新能源以其零碳排放的特性,助力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目標,即為電力的環境價值。“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的綠色環境價值進一步凸顯,出口型、高載能等企業對綠電需求不斷增加。
容量價值方面,發電機組提供有效容量保障系統發電充裕性、可靠性,即為電力的容量價值。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穩定支撐性電源不足的矛盾愈發突出,電力供應不足與新能源消納困難的情形頻繁交替出現,提高了對電力可靠性的要求,電力容量價值愈發凸顯。
電力多元價值逐步顯現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使電力商品呈現多元價值屬性,要求市場科學反映電力資源價值,同時需要完善的市場體系、有序的價格引導,實現各項成本的精細、合理、公平負擔。近年來,國家層面持續加強電力市場體系頂層設計,在電能量交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交易品種、豐富市場功能,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助力電力多元價值逐步顯現。
能量價值通過電力中長期、電力現貨市場體現,反映電能量的生產成本。當前,我國省間、省內電力中長期交易機制已全部建立并常態化運行,省間電力現貨市場進入長周期結算試運行階段,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入“加速期”,山西、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先后轉入正式運行,其他試點地區市場持續完善迭代,我國電能量市場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調節價值通過輔助服務市場體現,反映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當前,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實現6大區域、33個省區電網的全覆蓋,其中省級層面以調峰輔助服務為主,大部分現貨試點省份啟動了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區域層面以調峰和備用輔助服務品種為主,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體系已初步建設形成。
環境價值通過綠電綠證市場體現,以市場機制推動能源電力低碳轉型。近年來,我國綠電、綠證市場交易機制不斷完善,市場活躍度持續提高。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域綠電交易達611億千瓦時,同比上年翻兩番;綠證交易達2364萬張,同比上年翻四番。
容量價值通過容量成本回收機制體現,反映系統發電容量充裕度,引導各類電源協調發展。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容量市場,主要通過煤電容量電價機制、抽水蓄能的兩部制電價機制等價格政策來保障各類電源的固定成本回收。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于2023年11月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為例。該文件明確2024~2025年多數地區煤電通過容量電價回收30%的固定成本,而從2026年起這一比例不低于50%。
多措并舉持續激活電力多元價值
當前,我國仍處于電力市場建設初期,需要進一步完善反映電力商品多元價值的電力市場體系,多措并舉持續激活電力商品多元價值,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一是完善電力市場體系,最大化激活電力多元價值。結合地區實際合理設置輔助服務品種,推動現貨試點省份調峰與電能量市場的融合,深化省級備用、調頻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在新能源裝機占比大的省份探索爬坡等輔助服務新品種,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建立體現容量價值的發電容量市場,引導火電、儲能、抽水蓄能等各類市場主體同臺競技,提高系統長期發電容量充裕度。
二是優化多市場銜接機制,暢通電力價值傳導渠道。做好省內現貨與省間現貨、需求響應等多元市場的銜接,在功能定位、交易時序、價格機制等方面做好統籌,提高資源大范圍配置效率、實現全年價格平穩、電力系統經濟運行。推動綠電、綠證與能耗雙控、消納責任權重,以及碳市場的協同銜接,拓展綠電、綠證交易應用場景,通過市場兌現綠色價值,體現新能源綠色屬性。
三是完善各市場交易規則,助力電力價值有效體現。提高中長期市場交易頻次,優化曲線分解方式,不斷提升中長期市場靈活性。探索電能量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機制,尋求電力系統整體經濟效益最佳,分步有序推動輔助服務成本向用戶側傳導與分攤,激發各類資源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的意愿。完善市場力監測與防范機制,規范各市場主體的行為,確保市場主體合理報價、公平競爭。(作者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