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觀察丨統籌推進浙江核能綜合利用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12-08 10:44

  核能供熱是實現工業用熱與居民集中供暖低碳經濟替代的重要途徑,是落實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清潔能源示范省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順利實現。

核能或為最優低碳電源

  根據《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預計從2020年到2025年,浙江省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4.36%,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5.36%。受能耗“雙控”和減煤工作要求影響,2022年浙江省內多地出現用電緊張,最高用電負荷超過1.02億千瓦,能源消費增長與能耗“雙控”矛盾突出。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亟需挖掘省內零碳能源潛力以滿足供能需求。

  2022年,工業用能占浙江省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熱力消費7億吉焦,占工業用能的11.6%,與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能源消費總量相當,且供熱熱源以煤炭、天然氣、石油等化石能源為主。若所需熱能全部由核能供熱替代,可減少標準煤消耗240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07萬噸。

  浙江省地處夏熱冬冷區域,冬季濕冷,體感溫度平均4.2攝氏度,根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相關規定,宜采用集中供暖。但限于熱源、經濟性、建筑設計、基礎設施等因素一直未能大范圍推廣。隨著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與未來社區建設的推進,集中供暖作為引領未來生活方式革新的民生工程,有望逐漸普及。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數據顯示,供熱和制冷占能源相關碳排放量的40%。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化石能源的使用必將收緊,受浙江省資源稟賦限制,可再生能源發展空間有限。核能能量密度高,一次裝料可穩定運行18個月,年利用小時數高達8000小時,放射性物質的密度約為相同規模燃煤鍋爐的三分之一,作為唯一能夠提供可調度基荷電力的清潔能源,將是浙江省供能的重要選擇。小型反應堆選址靈活,可貼近城市居民區建設,能夠滿足高、中、低壓段工業用戶、居民供暖的不同需求,是國際核能發展的趨勢。目前,國內自主研發、技術較為成熟的堆型包括“燕龍”DHR-400池式低溫供熱堆、NHR200-Ⅱ殼式低溫供熱堆、“玲瓏一號”ACP100、高溫氣冷堆等。

核能產業市場競爭力強

  浙江省是核電大省,核電作為浙江省中長期主力電源,2022年總裝機容量(912.6萬千瓦)與年發電量(730.51億千瓦時)均位居全國第三。我國南方地區首個核能供熱項目——浙江海鹽核能供熱示范工程(一期)投運后,供熱面積達46萬平方米,約3900戶浙江省海鹽縣居民用上了核能供熱,開啟了南方核能供熱的先河。示范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節約電能消耗1.96億千瓦時,相對于燃煤火電機組每年可減少標準煤消耗約2.46萬噸,環保效益凸顯。核能相關產業方面,浙江省在制造業、裝備、建設、技術服務等領域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尤其是在泵、閥門、風機、壓力容器、儀表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2022年,我國核能發電量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8%,發達國家該比例超過20%。未來,我國核電建設將有望按照每年6至8臺機組穩步推進,每年將帶動千億級產業投資,市場潛力巨大。這將為浙江省核電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高端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也為浙江省開展核能供熱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示范引領推進核能供熱

  一是強化核能科普宣傳,夯實民意基礎。啟動核能科普公眾開放日活動,構建可持續溝通體系。借助科普宣傳,提高公眾關注核電的積極性,增強參與者及帶動其他群體了解核電的能動性。同時,建立核電與公眾之間的積極情感聯系。借助“互聯網+”與新媒體,不斷創新方式和手段,讓核能科普宣傳工作更具趣味性、更容易被接受。

  二是分步推進核能供熱建設,示范先行。優先考慮利用已建成的核電基地,參照海陽核能供熱項目經驗,推動周邊區域集中供熱示范項目落地。圍繞核電基地,擴大核能供熱范圍,探索建設零碳未來城。適時推進海島核電示范項目,為邊遠海島提供充足、穩定的能源和淡水供給,打造海島經濟建設新樣板。未來,隨著反應堆機組的批量化建設、經濟性與民眾接受度不斷提高、小型反應堆選址限制放寬,可與未來社區、零碳園區建設相結合,逐步推廣分布式核能供熱,實現綠色零碳、高效智慧的美好愿景。

  三是統籌推進核能綜合利用項目,鼓勵地方能源國企參與實施。“雙碳”目標提出后,核能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推進核電站落地建設提速,任務繁重。核能供熱、海水淡化耦合等綜合利用涉及利益主體多、用戶需求多元化,建設方需對區域的能源需求有較深的理解和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建議統籌規劃核能綜合利用項目,為核電企業與具有實力的地方能源國企牽線搭橋,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四是支持浙江省重點能源企業獲取核電牌照。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核電裝機容量912.6萬千瓦,占全國核電總裝機容量的16%,規劃到2025年增加至1401萬千瓦,提高53.8%,每年因核能發電產生的利潤將超過百億元,稅收約10億~25億元;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320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398萬噸。長期來看,為推進核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和良性競爭,國家應鼓勵優質能源國企參與。浙江省需大力支持區域內重點能源企業獲取核電牌照,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股核電項目和核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五是依托浙江省科研高能級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省內核能科技創新水平。浙江省核電裝機容量、工程實踐、運行經驗等產業基礎位居國內前列,但從核能專利數量表現來看,科技創新活力不足。省內核能研究單位以現場服務為主,科研能力不強。建議依托省內科研高能級平臺,加強央企相關分支機構與地方設計、科研單位以及高校合作,促進省內核能科技創新水平提速。重點布局核能制氫、核能供熱、核材料等相關技術領域,加快培育蒸發器、關鍵泵閥、電機、核電儀控等核能裝備關鍵零部件優勢產業。

  (王潔、岳子靜、羅一凡、豐米寧對本文亦有貢獻。王莞玨、孫士恩、王潔、岳子靜、羅一凡、豐米寧單位為浙江省白馬湖實驗室有限公司,秦亥琦單位為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責任編輯:張棟鈞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