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9-11 14:38
——訪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邱燕超
2023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期間,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接受中能傳媒記者專訪,提出能源企業“走出去”要強化外向發展力。
中能傳媒: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合作共謀能源變革 共建共享綠色未來”。在加強國際能源合作的背景下,新能源企業將會擁抱哪些機遇?
陸川:“雙碳”不僅是中國更是全球共同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能源的建設成為共識。2022年以來,歐洲、美國、印度等地光伏產業制造布局規劃已覆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支架等多個環節。尤其在面臨能源短缺等問題的歐洲各國,紛紛開始重點押注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擴建對中國光伏產品需求高漲。這將為新能源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機遇背后,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2023年,我國新能源企業在海外光伏產業擴產項目激增,國際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特別是,當前歐美重塑本土光伏制造、分散供應鏈的布局加速,也給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帶來新的挑戰。
目前,海外貿易和海外工廠項目是中國能源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領域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國能源企業積極探索在全球產業鏈中參與資源配置的生存發展之道。從過去的“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嘗試在境外設立辦事處、分公司以及建設海外工廠,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光伏產業鏈。
中能傳媒:作為我國最早“走出去”并獲得成功的民營企業之一,在國際化市場開辟中,正泰新能源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績?正泰新能源如何推動中國民營經濟“走出去”?
陸川:正泰新能源“走出去”步伐穩健,目前已在荷蘭、德國、韓國、日本、孟加拉國、波蘭等國家設立海外分支機構,組建屬地化市場開發及工程團隊,開展光伏電站建設與EPC服務。當前,我們已在近40個國家投建了250多座海外光伏電站。
同時,正泰新能源充分了解各國光伏市場特性,在產品出口、海外屬地化電站開發、海外融資、合規與風險管控、精細化項目交付能力等方面,打造核心競爭能力。截至目前,正泰新能源在國內外共承建近700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超11吉瓦。
光伏行業民營企業需要順應海外市場趨勢,強化外向發展能力。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中國技術標準國際化,促進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標準及規范互認體系建設,形成國際標準合作體系。另一方面,面對部分國家電力基礎設施薄弱、電網系統靈活性不足等問題,要切實做好電網平衡和調度規則、用電負荷規律、負荷消納調研分析,避免因此產生的項目投資風險。同時,中國光伏出海民營企業應全面將國際ESG規則嵌入公司治理、合規管理、風險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組建專業團隊,儲備全球ESG顧問資源。
中能傳媒: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作出部署,戶用光伏植根農村沃土,為鄉村振興發展添磚加瓦。作為深耕戶用光伏細分市場的佼佼者,正泰在戶用光伏領域有哪些布局?
陸川:截至2023年5月,正泰旗下開展戶用業務的正泰安能已建設超過100萬座戶用屋頂電站,每年能為全社會提供240億千瓦時綠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00萬噸,平均為農村家庭穩定增收1000元~3000元,為農村勞動力創造16余萬個就業崗位,兼具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此外,在國家政策持續支持下,綠電交易、碳交易等也被納入發展計劃,多維度多渠道加速鄉村“共富”進程。
借助“發電多、交付快、質量好、超省心”四大優勢,正泰安能在設計、勘測、施工到售后運維的全生命周期內,形成標準統一、可靠穩定且受控的全流程閉環,把小而分散的戶用電站變成持續、穩健,可創造穩定收益的資產。
同時,戶用業務在全球范圍內也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光伏應用場景。目前,正泰正在籌備開拓一些國際的戶用光伏業務,努力將我們在國內運行良好的高效戶用平臺系統和管理方式輸出到國外,帶動更多的中國產品和中國企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沈馨蕊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