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10-12 09:27
深化許可 創新信用 核發綠證 為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建新功
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主任 陳濤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要推動綠色發展,倡導綠色消費,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資質管理、能源信用和綠證核發工作提出新任務新要求。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資質中心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國家能源局黨組各項決策部署,以推行告知承諾制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深度融合信用為手段優化監管機制,以推動綠證核發為抓手促進綠色電力消費,以建設智慧信息系統為切入點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為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助推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創新資質許可管理新模式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全面推行許可告知承諾制是國家能源局創新許可審批新模式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近年來,資質中心積極謀劃、深入實踐,取得長足進展。
一是信用承諾創新推進?!耙猿兄Z為先”,按照全面準確、權責清晰、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制許可事項告知承諾書,列明申請條件、量化標準和法律責任;“以信用為本”,依托國家能源局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歸集企業信用信息,根據申請企業信用狀況適用告知承諾制,并將履行承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二是“三零”“三減”激發活力。通過堅持宣傳引導、強化“互聯網+”支撐、完善許可制度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減材料、減流程、減時限,實現了許可“零證明”“零跑腿”“零時限”,許可準入門檻有效降低。三是事中事后強化監管。對申請辦理告知承諾制許可業務的企業實施全覆蓋和差異化監管,共對2.3萬余家企業開展事中事后核查,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強日常監管,“寬進嚴管、誠信規范、審批高效、監管完善”的許可審批新模式得到進一步深化。
截至目前,共有3萬余家企業以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了許可業務,累計占比接近70%,較實行初期增長30%,企業好評率超過99%。更多“敢諾、踐諾、守諾”企業快速進入電力市場,經營主體活力顯著激發,企業群眾獲得感大幅提升。
加強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
能源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資質中心堅持依法規范、包容審慎原則,積極探索信用監管,為營造誠實守信市場環境創造條件。一是信用信息應歸盡歸。依托國家能源局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與相關部門(單位)實現能源行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為服務經營主體和公眾需要打造數據基石。二是制度體系持續完善。修訂完善能源行業信用數據、行為、應用清單,印發電力行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標準,系統規范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行為分級分類和獎懲措施,夯實信用監管法治基礎。三是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深入推進能源監管與信用手段相融合,積極開展電力安全信用監管試點,全面實現資質許可信用監管常態化,有效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營造良好市場氛圍。四是行業共建有序展開。組織指導能源集團和行業協會以及各方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致力營造“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治、企業自律”的誠信氛圍。
截至目前,能源行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達到73萬余條、涉及信用主體13萬多家;依托信用信息組織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累計發布57份信用報告,涉及守信激勵信息14萬余條、失信懲戒信息1.7萬余條;融合“雙隨機、一公開”和信用手段,監督檢查持證企業1700余家,發現200家企業10余個方面120多項問題,均依法依規分類作出處理,納入信用記錄,形成資質許可信用監管閉環,為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能源監管機制積累經驗。
綠證核發與許可業務管理相向而行
服務能源綠色清潔高效發展
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制度是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創新發展機制的重要舉措,資質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局黨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承接綠證核發職責。建立政府部門、電網企業和交易機構、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研究確定綠證核發交易系統建設技術路線,通過政策解讀、論壇發聲等方式,積極開展宣傳,提升綠證社會影響力。在此基礎上,資質中心還將致力于推進綠證核發全覆蓋、支撐綠證綠電交易、拓展綠證應用,持續構建以綠證為核心的綠色低碳生態圈。一是規范核發管理,樹立綠證權威。制定綠證核發實施細則和管理規范,加強綠證集中統一管理,確保綠證權威性、唯一性、通用性。二是加強全過程監管,維護誠信環境。堅決打擊騙取綠證、冒領綠證、造假綠證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信用監管、實施失信懲戒。三是推進系統互聯,實現信息共享。推動建設完善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確保核發全流程可查驗、可追溯、防篡改,維護信息數據交互的完整、準確和安全,為綠證核發全覆蓋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四是堅持開放包容,提升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研究基于綠證的綠電消費認證機制、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等銜接機制建設,推動綠證國際互認,提升綠證國際影響力。
電力業務資質許可管理承擔著規范電力市場準入退出、維護電力市場秩序的重要使命,通過積極落實電力發展規劃、淘汰落后產能,助力引導綠色清潔能源高效發展。一是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許可工作。實施分布式、小容量發電項目許可豁免制度,持續動態優化豁免范圍和許可條件,連續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執行許可制度專項監管。二是強化清潔高效機組許可管理。2022年以來,為白鶴灘水電站等63臺總裝機容量5218萬千瓦的大型清潔高效機組頒發許可,許可444臺1813萬千瓦符合產業政策的機組延續運行,持證發電企業總裝機容量達到240735萬千瓦。三是服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2022年以來,新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許可裝機容量達16896萬千瓦,占持證企業新增總裝機容量的70%,遠超許可新增6445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
與此同時,資質中心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有關精神,實施政務平臺智能集約再造工程,扎實推進資質管理、能源信用和綠證核發信息化建設,在中央部委業務信息系統中率先全面完成國產化替代,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查”,做到全流程在線辦、全環節記錄、全流程追溯、全鏈條監管,大大提升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截至目前,系統平臺共計辦結各類電力資質許可業務6.6萬余件,涉及1.7萬余家發電、輸電、供電企業和4.8萬余家承裝(修、試)電力設施企業;累計訪問量突破3億次,企業累計評價超過7.1萬次,好評率超過99%。
責任編輯:于彤彤
校對:楊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