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4-08 14:38
南方電網千億級投資賦能廣東高質量發展 打造能源電力標桿工程
4月7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在粵重大項目建設動員大會上獲悉,2025年南方電網公司仍將保持在粵投資規模千億元以上,全力支撐廣東省“再造一個新廣東”的戰略目標。作為服務經濟大省的能源“頂梁柱”,南方電網公司當前正以“三加快”戰略布局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新增支撐性和保障性電源送出項目建設,加快藏粵直流工程落地,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推動廣東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綠色引擎:海上風電與抽蓄電站“雙輪”驅動
針對廣東省政府提出的2025年新增電源裝機3000萬千瓦目標,南方電網公司提出,今年將加快推動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送出等系列重點工程建設,支持粵東、粵西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助力廣東海上風電并網容量保持全國領先。
當前,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正加速推進,梅州、肇慶、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進度條”不斷刷新,粵西新能源打捆送出工程投產在即。
▲圖為建設人員正在焊接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海上平臺導管架連接件。溫存 攝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能源工程,廣東新增支撐性和保障性電源送出項目涵蓋了全省21個地市,是為滿足廣東省“十四五”新增規劃的煤電項目而相應建設的配套電網項目。
“項目建成后,廣東省東西兩翼至珠三角區域的電力送出能力可由1550萬千瓦、1600萬千瓦分別提升至3266萬千瓦、2580萬千瓦,滿足支撐性和保障性電源送出,進一步強化大灣區電力可靠供應能力和安全托底保障水平。”南方電網公司輸配電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是全國首個由電網企業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海上風電配套送出工程,也是首個±500千伏海上風電海陸一體、超遠距離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計劃2026年10月投產。通過該項目,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將被直接送入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支撐灣區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南方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底,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將全面建成。屆時,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抽蓄灣區,供電支撐能力和電網調節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技術突破: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記者獲悉,2025年南方電網公司將依托在粵重大項目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持續深化柔性直流技術、電力人工智能、“電鴻”物聯操作系統等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助力廣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廣州,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廣州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及配套工程,將采用國際領先的多端柔直電力互濟控制技術,探索解決超大城市電網片區間發展不均衡、供需平衡脆弱問題,為全球一線城市大電網穩定提升改造難題提供新解決方案。該工程投產后,將提升廣州核心區域供電能力70萬千瓦,極大提升廣州核心區域供電安全保障。
在深圳,南方電網公司將打造能源電力科技創新高地和超大城市電網數字化轉型范式,推動深圳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建成投產“20+8”產業集群配套變電站16座的基礎上,未來將計劃再投資約55億元,力爭再建超20座變電站,滿足深圳“20+8”產業集群用電配套等新增用電增長需求。
“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公司依托柔直互聯技術,建成了全長約2000公里的廣東目標網架工程,跨越廣東8座城市,將廣東東西部電力互濟能力由400萬千瓦提升至1000萬千瓦,有效提升電網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沿海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規模發展的適應能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供電可靠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南方電網公司廣東汕頭濠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前往位于廣東汕頭東湖社區入村主干道的“南網E站”透明智能配電房開展駐村服務。郭齊 攝
南方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兩端發力,以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等平臺,助力打造新型儲能萬億級產業集群;大力推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騰飛聚勢賦能,助力廣東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南方電網公司將精準對接廣東“百千萬工程”,加快農網改造升級,積極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李東海 黃勇華 溫存 胡美施)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