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觀點

經濟日報:改造升級拓展煤電能力圈

來源:經濟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5-04-27 17:31

  近些年,我國煤電行業經歷了大刀闊斧的優化提升。從超低排放改造到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再到低碳化改造,煤電機組的能效提升、靈活性增強和環保水平優化成果顯著。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再次將煤電推到了改革升級的聚光燈下。為何在既有成果基礎上仍需進一步升級?新一輪行動又該如何科學推進?

  作為我國基礎性電源,煤電在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方面發揮了“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考慮到煤電是能源領域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及能源轉型的需要,我國近年來積極推進煤電機組轉型升級。全國八成以上煤電機組進行了節能改造,九成以上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近3億千瓦煤電機組實施了靈活性改造,實現了在額定工況下有效降低供電煤耗的階段目標。一系列改造讓煤電“老樹發新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對煤電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煤電不僅要自己跑得穩,還得隨時給新能源“救場”。截至2024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首超煤電與氣電總和,能源轉型邁過重要里程碑,但欠穩定的新能源發電加劇了電網調節壓力,電力系統的游戲規則正在被改寫。為支撐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煤電機組頻繁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傳統“三改聯動”雖提升了基礎性能,但面對新型電力系統對調節速度、調峰深度的更高要求,仍需進一步挖掘靈活調節能力,保障能源轉型和安全供應之間的平衡。

  另一方面,“雙碳”目標的剛性約束,需要煤電進一步降低碳排放。煤電碳排放總量大,2023年電力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總量的43%。盡管“三改聯動”有效降低了煤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但“按下葫蘆浮起瓢”,煤電機組低負荷運行又導致煤耗攀升,抵消了部分減排成果。隨著碳達峰時限迫近,須進一步推動煤電碳排放強度下降,并為碳中和預留改造空間。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的深層邏輯,是讓煤電從“穩定輸出型選手”轉型為“全能型運動員”。在充分銜接“三改聯動”基礎上,著眼于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推動煤電行業在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高效調節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核心目標。專項行動首次將供電煤耗、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深度調峰最小出力、負荷變化速率、一次調頻、啟停調峰6項指標打包考核。清潔降碳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方向。專項行動積極推進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鼓勵具備條件的新建機組同步實施低碳化建設。智能運行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支撐。根據專項行動,新一代煤電應重點聚焦智能控制、智能運維、智能決策3個評價指標,全面提升煤電機組運行管理水平。

  為推進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需多方協同打出“組合拳”。政策方面,完善相關政策體系,支持現役煤電改造升級機組、新建機組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范機組與新能源實施聯營,鼓勵聯營的新能源項目優先并網,為煤電升級提供政策保障和發展空間。資金方面,拓寬融資渠道,優化投資循環機制,解決煤電升級改造資金難題。技術創新方面,產學研用各方需緊密合作,集中力量攻克煤電靈活性提升、低碳化改造、智能運行等關鍵技術,研發新裝備、新工藝,推動煤電技術迭代升級。

  新一代煤電升級絕非簡單延續過往改造路徑,而是一場從功能定位到技術體系的系統性革命。它既要“破”除高碳鎖定效應,又要“立”起靈活、高效、清潔的新型煤電生態。這一過程中,需平衡短期保供與長期減碳、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技術理想與工程現實的多重矛盾。通過專項行動,煤電行業將更好適應新型電力系統需求,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王軼辰

  責任編輯:沈馨蕊